“产量上成人,技术上的低能儿!”国内曾有一些人如此刻薄的话语评价过华钢联,但他们说的却是实话。
想到这些胡庶华把视线投向了那位上海有名的赤脚财神,不仅是胡庶华,几乎所有人都把视线投向了他。注意到他们投来的视线,虞洽卿非常尴尬的笑了笑,无论是外界或者华钢联内部都知道,虞洽卿反对对任何技术上“冒险”,理由是即然的华钢联技术薄弱,那我们就做好技术含量较低的建材钢就行了。
“难啊!”作为华钢联元老亦是大股东的陆伯鸿这时突然轻叹一声。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现在的西钢联不比过去,那会花个几十万、百多万就能买到十项、几十项专利,但现在西钢联对技术转让非常敏感,而且转让专利的成本非常高,而且西钢联会不会转让给咱们也是个问题。”
现在不仅西钢联,就是西北公司对于技术专利转让也是慎之又慎,毕竟国内已经发生多起专利泄露事件,造成损失高达数千万元,那种只需要合资办厂就可以无偿得到专利,只需几万元便可得到一项专利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现在别说轻易转让,就是花大价钱买,恐怕也是困难重重。
似乎是出于掩饰自己过去失误的原因,虞洽卿几乎是在陆伯鸿话音一落,就顺着陆伯鸿开的头,朝下说了下去。
“就是,现在西钢联雄心勃勃的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集团,你们看看现在西钢联的手伸到那了,从东北到东南、从突厥斯坦到朝鲜、从西北到上海,那里看不到西钢联的影子,他们现在可能扶持旁人吗?去年汉冶萍和西钢联谈了差不多一年,花了700万才买下西钢联法热镀锌专利,咱们现在去和他们谈,谈上一年,然后再用一年时间建新厂,等到新厂投产,西钢联挤也把咱们挤死了。”
“但是若买不到专利,咱们华钢联或许真的就像春藻说的那般,撑不了十年自己就先倒了!”一直半闭着眼睛的王晓籁适时的补充了一句。
王晓籁的话让众人的神色一变,似乎华钢联倒闭就在眼前发生了一般,华钢联是华东财团名下三大企业之一,若是华钢联倒了……
留意到眼前的这些董事们有些松动,胡庶华意识到现在或许就是自己等待已久的时机,先前之所以提到华钢联的“危机”,实际上正是为了逼这些董事面对现实,想到这谁也没注意到留着大胡子的胡庶华嘴角轻扬了一下。
“专利是一定要买的,不买华钢联早晚有一天非关门不可,但咱们现在要买什么专利才是最重要的,我个人更倾向于船用钢板,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每年需要进口超过4000万吨矿物,按照西钢联的产能规划,他们一年至少需要从澳大利亚、印度进口超过2500万吨铁矿石,现在咱们中国只有180万吨商船,未来进口量只会越来越大,国内的几家大船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三年后,船业用钢只会越来越多,咱们只需要抓住船用钢,就能立不败之地。而且华东财团拥有中华造船集团35%的股份,只要咱们生产的钢板质量不比西钢联的差,造船集团肯定要考虑咱们,至少会与西钢联同等对待。”
尽管赞同胡庶华的看法,但陆鸿伯却有些担心另外一个问题。
“问题在于西钢联会不会卖船用钢的专利?”虞洽卿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
“是啊!他们要是不卖,咱们就是拿钱过去,恐怕也没办法啊!”见大家似乎都有些松动了,胡庶华满面胡须抽动了一下。
“不一定非要到西钢联去买专利,美国、德国甚至英国的钢铁企业同样有我们需要的专利,当然我们可以一方面与西钢联谈,另一方面和外国公司谈,那一个条件优惠,我们就选择那一个,德国的克虏伯钢铁公司不是一直有意和我们谈吗?引进专利、合资办厂都是可以考虑的!当然合资办厂的话,咱们就不需要支付专利费。”
此时胡庶华唯一的想法就是先把他们引上套,买专利花钱是小,大头还在后面,西钢联要发展、要办新厂,华钢联也是一样要发展,但前提是这些董事必须要点头,想让他们一下拿出几个亿显然没有多少可能,但却可以一点一点的勾着他们把钱吐出来,然后造成骑虎难下之势,到那时他们为了避免损失也只有不断的加大投资,最后华钢联就会拥有自己的新厂。
“他在笑!”尽管满面胡须的胡庶华嘴角不是只是轻轻抽动数下,但穆杼斋还是察觉到了胡庶华是在偷笑。他为什么会笑?看着周围的董事联系之前众人的谈话,穆杼斋多少明白了胡庶华为什么会笑,今天的这些董事点头或许是他期待已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