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页

直到6日傍晚,仍不见英军答复,珀西瓦尔保持沉默。双方炮战仍在继续,国防军炮火明显增强。双方前锋仍旧在交战,国防军突击部队锐势大不如前。前线官兵已连续战斗了七天七夜,体力严重透支,疲劳到极点。当然英军同样疲劳,只不过作为进攻方的国防军官兵更累。

站在武吉知马山山顶,黄百韬眺望仍飘扬在新加坡坎宁堡上的“米”字旗。

“如果新加坡守军拒绝投降,后果不堪设想。单攻下坎宁堡高地就得用一星期,要完全攻占新加坡遥遥无期。”

“长官,前线官兵疲惫不堪,短暂休整根本不可能恢复精力,疲劳作战使伤亡不断增加。我建议,暂停进攻,15师、24师,各抽出两个团,撤到马来亚休整……”

黄百韬厉声打断参谋的建议:“疲劳的官兵一旦停止攻击会更疲劳,甚至意志崩溃。必须坚持,与英军较量意志与精神,我们累,他们也好不到那去。”

根据国防军喀山经验,当部队进入疲劳状态后,最忌讳停止攻击。即便疲惫不堪,黄百韬也只是下令降低进攻强度。让24师修整时,还不时抽出一部分部队策应性攻击,目的就是防止意志松懈而崩溃。

“但是长官……”

“没有但是,必须继续进攻,把15师换下来,由24师发起进攻。24师主力已修整一天一夜,完全可以投入战斗。告诉张钟麟,适当控制进攻强度,用最猛的炮火撕开一点,但不要过于进逼,给英国人造成假象。”黄百韬补充道。两支同样疲惫不堪的部队,一旦拼命一搏就会充满不确定因素,自己必须要妥协的赢得战争。

“司令官的要求非常简单,他想给英国人造成我军全力进攻的假象,迫使英军放弃抵抗。命令71团全力进攻,明天傍晚前必须打到布基帖马大街。”

张钟麟立即猜到长官的意图。同样也明白第九军的困境,8月21日打响马来亚战役,整整47天,第九军83万官兵夜以继日的进攻、战斗,连续不断高强度进攻作战,令部队上下体力严重透支。司令官希望稳妥赢得战争,而不是冒险一搏。想用不间断进攻和高强度轰炸、炮击,彻底打掉英国人抵抗的信心。

面对24师突然发起的全力进攻,英军防线瞬间崩溃,向城内溃逃。司令部情报少校戴维·詹姆斯从汽车上跳下,拦住一队印度兵,询问他们为什么往回跑,指挥官说有个澳大利亚军官叫他们“快跑,中国鬼子来了。”于是大家都跑回来了。

“你们要与中国人战斗,而不是与他们赛跑。”

“一点不错,不过,人家不要你呆的地方就别呆,你说对吗?”军官说完就领着他的人大摇大摆地走了,只丢下瞠目结舌的戴维詹姆斯愣愣地站在路上,这还是英国军队吗?

“士兵把阻拦进城的宪兵推到一边一拥而入,向宪兵叫喊:老兄,让马来亚新加坡见鬼去吧!海军把我们卖了,空军也把我们卖了。这里的土佬都不为这鬼地方打仗,我干嘛要?中国飞机扔下大量传单,造成严重混乱,各部队上报失踪人数已超过17万人,其中多数带着‘安全证’向中国人投降了。阿盖尔营除营长和少数军官外,一枪未发就投降了。”

贝内特的话让帕西瓦尔意识到全线崩溃在即,坎宁堡内所有将军和参谋人员都明白新加坡陷落不可避免。

“向韦维尔发电,请求同意我们投降!”沉默半晌,帕西瓦尔异常艰难的作出决定。但与同时又下达在城内构建防线的命令,现在最重要的是在全线彻底崩溃前,争取通过谈判为士兵谋求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