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机群到底在什么地方?目视搜索十多分钟,一无所获,大家疑惑不已。雷达屏幕上两片移动亮点已发生接触,无线电内却充斥争论,“麦道夫,还没有发现敌机吗?他就在你正前方,已经碰面了。”鲍勃少校冲着话筒气急败坏的大吼。难道真是极光,但从移动速度分析,根本不可能。可为什么麦道夫没有发现中国人的洲际轰炸机?
“难道……”鲍勃少校突然醒悟,除非……
“朝头顶看,向高空飞,他们就在你们头顶上。”鲍勃少校喊完话,立即接通防空探照灯部队。在雷达提供大致区域后,探照灯光柱慢慢调整照射空域,米奇等人已接近9000米极限高度,仰头朝空中搜索,终于一架飞机出现在米奇视线中。
“该死的,被发现了。”刺眼的光亮透过舷窗照进驾驶室,王茂材破口大骂了,看了一下高度表,12400米,顿时松了口气,这个高度是安全的。
“该死,我们飞不上去。”耳机美国飞行员大声咒骂,20架40战斗机不停跃起爬升,但差距甚远,中国飞机太高了。
“上帝!这这是什么飞机?我敢打赌至少有四万英尺。”在探照灯帮助下开足马力数次爬升,高度表指向33万英尺,仍距离对方有万英尺之遥,米奇意识到飞机绝非40所能匹敌。
有几次,米奇试图以抛物线方式跃升到最高点时,调整航向朝被探照灯锁定的轰炸机开火,拖红色轨迹的曳光弹在距离轰炸机千码之遥,就呈抛物线坠落,机枪子弹也无可奈何。
“立即通知华盛顿,发现中国人洲际轰炸机,飞行高度四万英尺之上,无法拦截。”从望远镜中看到轰炸机数倍于机身长度的机翼,鲍勃明白,报纸上鼓吹数月的洲际轰炸机的飞行高度绝非40所能企及。
他们会轰炸什么地方?冷汗从艾尔森陆军航空队基地美军官兵后背冒出来,远处山顶处几道炫目的极光闪动,寒风呼啸。人们心却更冷,飞机在灯光信号指引下降落,飞行员垂头丧气跳下飞机,米奇看到麦克斯不顾一切猛砸机体,大声咒骂40。
我们飞不了那么高。浓浓的绝望在所有人心间萦绕,地勤人员甚至懒得跑到飞机旁,人们绝望的朝东南远望。中国轰炸机将会在美国城市投下炸弹,然后得意的扬尘而去,而美国陆军航空队却只能眼巴巴看着。
第156章 纽约上空
“中国陆军是一支由十八岁到二十岁少年组成的队伍,军容不整,缺乏训练,装备只有小口径步枪,完全是在军法威胁下被迫冲上前线的,25口径步枪和机枪子弹简直连人也打不死。在陆上,他们根本不行。在这里我援引一位在巴丹同中国陆军作战美军上校的话:有好几次,我们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直到得到坦克和飞机协助,我们才会打输。假如我们的坦克和飞机投入战斗,就能把他们赶到海里。中国人根本不会打枪,打五千发才中一发,这就是他们装备自动步枪的原因。或许他们用弓箭会打的更准。”
“谎言!谎话连篇!”马歇尔随手扔掉手中的《华盛顿时报》。
巴丹在中国人进攻下成功坚守四个月。四个月中,潜艇部队向被围困在巴丹的麦克阿瑟提供大量补给。盲目乐观情绪取代了最初的不安在美国漫延,国内民众的乐观情绪是马歇尔和白宫乐见其成的,毕竟美国更需要乐观精神。但当盲目乐观发展到狂妄自大,就得不偿失了。
自从巴丹英雄在中国坦克、飞机进攻下坚守四个月,麦克阿瑟成为英雄,巴丹成为固若金汤的堡垒,报纸为吸引民众视线,极尽所能吹捧巴丹守军,同时竭尽全力贬低中国军队,理智成为不爱国的表现。
国内盲目乐观的氛围制造出大量假新闻,两月前,《纽约时报》通栏标题如是写道:华军在马尼拉湾被歼:马尼拉湾失而复得,战斗惊心动魄。合众社说的更神:马尼拉湾激战三天,击沉敌舰一百五十四艘,华军舰队无一逃脱,是奇迹中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