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外国民警卫队士兵打量着这个会说中文的美国士兵,戏谑的给出一个凉至心扉的回答:西伯利亚。得到答案的斯蒂夫把脸夹在铁条中间,直到火车蹒跚开动,都没有反应过来,美国人也知道可怕的西伯利亚。
接下来数天,只有发放口粮或为其它火车让路时,火车才会停下来,发食物时间是每天下午两点。列车在火车站停下,车门半开,两名战俘在一名中国哨兵监视下扔下一堆冒热气的中国黑面包,拳头大小塔形空心黑面包,偶尔还有咸菜、面条之类的赏赐。火车越来越向北,车厢温度越来越低,加铁栅的小窗结出冰棱。冰棱成为战俘们的重要淡水来源。
军列驶过,坦克兵总会惊呼,“猛犸坦克”,他们如此称呼中国坦克。尽管疾驰而过,根本看不清坦克大小,但粗大的炮筒和庞大的车体,杰克还是一眼认出,坦克绝不是巴丹碰到的中国坦克。
四天半后,在一片荒原上车厢门被拉开,气温达摄氏零下四十度。严寒和风雪让大家不愿意出去。直到车厢外的警卫破口大骂,大家不得不跳进积雪,好奇的打量北国世界,这里并不是火车站,而是一片荒原,铁路边停着近百辆卡车。
等所有人从火车上下来,便开始清点人数。确认人员到齐,又押送战俘上卡车,开始新的行军。几十分钟后,一片巨大木板房营区映入眼帘,铁丝网栅栏围绕营区,栅栏顶部竖有带刺铁丝网。这就是美国战俘目的地,国防军战俘营,特意为美国人准备的战俘营。
“终于来了!”站在办公室外,身穿大衣的肖新仁望着鱼贯而入的车队,喜不自胜,戴皮手套的左手拿一份战俘营管理规章。几个月来,通过对英国战俘的“管理”肖新仁已总结出一套全新的战俘营管理规则。
杰克和汤姆好奇的打量战俘营,警卫清点人数时,站在第一排的杰克看到战俘营指挥官,一位个子不高的中年上校走上简易木台。
距离不远,站立一排先期到达的军官,尽管同为战俘,但待遇天壤之别,军官身穿崭新大衣,仪表整洁,大衣纽扣一直扣到喉结,皮靴闪亮。列队时,其中一名上校军官皮靴后跟靠拢,笔直立正,冲中国军官举手敬礼。中国上校举手示意后,军官连忙遵命稍息站立,待遇的差异,让士兵义愤填膺,军官脸上看不到一丝长途跋涉的艰辛,反而红润不少。
就在大家愤愤不平之际,中国上校开始训话,“先生们,在这里你们可以享受纪律约束下的自由,得到应有的待遇,但必须牢记……”肖新仁环视战俘,见他们注意力全在军官身上,肖新仁窃喜,瓦解战俘对军官信任的手段奏效了。
“在战俘营,必须绝对服从。”
转眼间,约翰逊上校来到战俘营己经十天了,除进战俘营第一天填了一张表,并回答了几个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问题,就再也没有任何人问他任何问题。随时间流失,约翰逊上校对战俘营深感疑惑。约翰逊当然知道真正的战俘营是什么模样,但从来没想过,世间居然存在这样的战俘营,完全另类的战俘营。
位于草原上的战俘营,环境很优美,空气清新,除铁丝网和整齐的木头房子,根本不像战俘营,反而像渡假营。不但有贩卖香烟和酒精饮料的日用品商店,还有家餐馆和酒吧,拐角甚至设立了邮局和中国银行战俘营分理处,每一名战俘可以自由给家人写信,并要求家人汇款,一切如同度假村。
以常规衡量,美军战俘营根本谈上残酷,战俘们有吃,有喝,有住,更没有受到酷刑折磨。事实上,待遇比约翰逊所知的任何战俘营都更加优越。尽管如此,约翰逊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战俘营的恐怖出人预料。
战俘营管理者用“军衔相应待遇”成功瓦解士兵对军官的信任。士兵为什么要信任衣食住都远比他们优越的军官。
中国人的特殊款待,让军官和士兵分裂成两个团队,士兵用不服从命令反抗拥有特殊待遇的军官,军官权威受到质疑,周围的士兵和军官麻木涣散。只不过十天,在和蔼可亲肖的“战俘营新模式”管理下,曾经亲如兄弟的战俘队伍充斥冷漠和不可信任。
“长官,巴丹投降前,菲尼从连长处得到全连军饷,至少5万美元,被菲尼存放在巴丹某一树洞下,菲尼曾告诉我,如果战争结束,就取出钱,回美国做富翁。”安东尼向中国准尉告发战友,稚气的脸上忐忑不安,为出卖战友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