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星期前,朱可夫拿出一个十分大胆的方案,建议与其等希特勒准备好进攻苏联,不如先下手为强,打乱德国计划。
“朱可夫的办法不行。”朱加什维利想,是不是考虑给部队下达准备命令?等等,千万不能被表象迷惑。谨慎是朱加什维利政治舞台致胜法宝,革命中、乌米扬诺夫去世后斗争中、“大清洗”时期,谨慎使自己无数次看破假相,抓住机会。
“这一定是希特勒的诡计,用边境小规模军事活动刺激苏联神经,一旦反应过激,就可以找到借口,说苏联违反条约,名正言顺开战。”终于,朱加什维利找到答案,一定是这样。现在还不到大规模调动部队进入前线,或宣布战备,严厉打击希特勒军事骚扰的时候。他将文件放在椅子上,慢慢走回里屋,决定在天亮前小睡一会儿。
4月18日傍晚,一辆汽车驶进边防队营部。几名苏军尉官迎上来,其中一个上尉主动打开车门,不等车上将军下车,上尉就立正行了个军礼,“参谋长同志,帕尔哈奇边防支队第3营营长萨里宁等候多时。”普尔卡耶夫还礼,立刻问:“俘虏在哪?什么情况?”
下午4点,奉命在捷尔波诺尔组建新军区司令部的基辅特别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接到一份报告。有一位德军投诚者昨晚偷偷越过边境,来到苏军边防队驻地,说有重要情报报告。说德军将在19日凌晨对苏联边防部队发动进攻。部队将情况逐级报告,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决定亲自了解情况。
“我带您去,他是主动跑过来的,勇敢的家伙。他说德军将在今夜发动进攻,部队正在开进总攻前沿阵地,都是主力坦克部队。还有别的,不太清楚,因为缺少好的德语翻译。”在上尉带领下,两人来到营部办公室。一个40岁上下德国人,坐在椅子上,留络腮胡,褐色头发卷卷的遮住眉毛,穿德军便装,衣服脏破。一支胳膊缠上绷带,神情焦虑。
一见到有位将军进来,希瓦尔立刻站起来上前两步,“您懂德语吗?”希瓦尔急切地用德语问道,并不懂德语的普尔卡耶夫没听懂。见将军听不懂德语,希瓦尔连忙改口,“将军,您会法语吗?”普尔卡耶夫将军年轻时受过良好教育,学过标准的法语。虽然很久没有用过,但他立刻听明白了,于是用法语回答:“你是哪支部队的?”
见将军会说法语,希瓦尔立即兴高采烈,挺直身板,“我是第3装甲军摩托化步兵旅2营司务长,叫罗兰·希瓦尔。有重要情报汇报。”
普尔卡耶夫打断德国司务长的话,“为什么跑到苏联,还带来情报?”
希瓦尔沉吟片刻,他已无数次回答这个问题了,但他感觉将军是位重要人物,必须赢得信任,不然辛苦就毫无价值。
希瓦尔直视将军,“我是德军士兵,但也是社工党员。”
“你是社工党员?”
“是,但组织被破坏很久,失去联系,可我相信社工主义的希望在苏联。情况严重性,不知道你们了解多少,但我与你的部队接触中,我感觉苏联毫无准备。希特勒准备大举进攻苏联。作为社工党员,我不希望看到世界革命者的家园苏联被打败,所以我不顾危险跑过来。”
显然希瓦尔不知道,去年12月,德国元首曾电贺“各族人民领袖”六十岁生日。电报中希特勒表达了对友好苏联幸福与繁荣最良好的祝愿,各族人民领袖朱加什维利也立即回电:“用鲜血凝聚起来的德苏人民友谊,将继续保持并得到巩固。”
更不可能知道,根据苏德两国秘密协议,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向德国遣送四千多人,其中许多是在苏联被捕并枪毙的德国社工党人家属,作为回报,纳粹向苏联遣送内务人民委员会搜捕的人。
接下来希瓦尔向普尔卡耶夫将军描述了军队动向,复述了希特勒公告内容。为了让将军相信,他还说了入党时间、地点和介绍人,讲组织被破坏情况。普尔卡耶夫仔细思考片刻。司务长汇报的德军行动与掌握的零散情报吻合,而且也解答了普尔卡耶夫心中对德军意图的疑惑。情况属实,就必须采取果断行动,时间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