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页

“中德紧张局势对中国更有利,但需要把握火候。外交部在对德交涉中,必须掌握火候,确保德国不会反弹,扣押人员可以慢慢解决。”

第253章 太阳

沙漠傍晚仅有几分钟,随后,天地陷入漆黑。绿洲外灌木、胡杨之类树木组成十数公里防护林被黑暗吞噬。一片黑暗中央,是座灯火通明的城市,艾丽斯城。艾丽斯城是座特殊城市,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城市面积1385平方公里,人口36万。但城市居民却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甚至城市都不曾出现在共和中国地图上。市名却由总理亲自命名。

艾丽斯市民不需要担心失业,保持零失业率同时,平均收入远高于中国其它城市,而且,城市向所有居民提供免费医疗、食物,交通工具。最特殊之处是,非常安全。冬天沙漠之中寒意逼人,城市外隔离铁丝网围墙上一行电灯闪烁,一跟望不到头。入夜后,巡逻队武装巡逻频繁,数道铁丝网围墙警戒塔上,警卫不时转动探照灯,探查防护林隔离带。

铁丝网内城区,荷枪实弹的哨兵夜以继日在工作区研究所里流动放哨。两人一组沿一条非常复杂的路线巡视研究所。尽管已深夜十点,工作区研究所楼宇仍然亮着灯,白天,除去武装警卫,工作区域很少见到行人。深夜更是冷冷清清,明亮灯光透过窗户和路灯一道将柏油路映的宛如白昼,偶尔有执勤警卫走过,别无他人。

两年来,理论部的理论研究陷于停顿,失败痛苦萦绕在研究人员心间。

“有门,我知道应该怎么办了。”清寂的办公室内突然传出异常兴奋的叫喊,所有人目光都被一个年轻人吸引。

“怎么办?快说。”理论研究所负责人李觉先紧张地抓住邓稼先。邓稼先是西大原子物理学院一名在校生,在此担任助理。

核聚变炸弹研制并不是一帆风顺,尽管总理早在29年1月就下达研制“聚变炸弹”的任务,甚至将其命名为“氢弹”,但却有一些物理学家反对。整个基地都在讨论地球毁灭问题。尽管绝大部分物理学家认为这种危险不存在,氢弹爆炸不会引起地球链式反应,但平息争论却需理论上的支持,毕竟谁都无法承受判断失误的损失。

理论部所有人不分昼夜的计算、思考,用数月证实热核炸弹引起的反应不可能冲进地球轻元素,这是违反自然基本规律的。在取得成果后,理论研究所便致力于超级聚变炸弹的基础理论研究,但却举步维艰。

“原先理论认为,要用许多炸药来引起热核反应。原理说得通,但难以制造。如果不用大量炸药,改用别的方法压缩热核材料,很有可能成功。”邓嫁先激动的汇报。

李觉先拍拍邓嫁先的肩膀,“抓紧时间上机计算,以数据说话。”无论如何,总是条新的思路。上机模拟计算必不可少,x基地有中国最先进的大型电子计算机。

理论研究所月前,刚刚完成银河3计算机的安装,每秒钟可运算一亿次,使得繁杂计算轻松无比,电子计算机淘汰了初期的电动计算机。

李觉先表情淡然,邓稼先却信心十足,“好,我现在就去计算机部。”

“不知道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已经凌晨4点25分,银河3已经进行了五小时计算,但仍然没有消息。

“你觉得氢弹威力有多大?”于化鹏问老同学邓稼先。同届考入原子物理学院的1465名同学,只有123人进入艾丽丝城。没来城市参与工程前,于化鹏很难想象中国已经拥有可以毁灭一座城市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