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页

“贵国必须就其违背美中两国业已达成的协议进行解释,如果得不到合理解释,美国将考虑废除两国间的任何协议。”

托马斯·杜威没有理由不愤怒。为了兑现竞选诺言,同时击败欠美国40万血债的日本,当选总统后,托马斯屈辱的接受了中国提出的“搁置菲律宾问题的建议”,甚至以出卖英国为代价,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尽管中国人承诺届时将会在美国监督下,在菲律宾举行民主选举,最终由民主选举的政府决定中国军队去留。

自己的忍辱负重竟换回中国的背信弃义,可耻的进攻澳大利亚,尽管进攻的是日本占领区,但在托马斯认为,这无疑违背两国协议。两国协议中清楚的注明,澳大利亚是美国战区,美国战区绝不容中国人染指。

施肇基面对托巴斯的愤怒,保持着职业微笑。过去几十年的外交生涯,早已习惯应对各种情况,即便内心里,施肇基同样对几小时前接到的国内电报感到震惊。一星期前,施肇基刚刚向美国政递交了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理解国防军在小巽他群岛展开军事行动的苦衷,而且得到美国政府的谅解。

现在,国防军进攻的却不是小巽他群岛,而是被美国视为太平洋门户的澳大利亚。而且,中美两国在谈判桌上就已经对太平洋利益进行划分,澳大利亚是美国的势力范围,现在国防军在澳大利亚的军事行动,无疑是撕毁两国协议的举动,为中美两国表面上的正常实则紧张的关系火上浇油。

“总统先生,根据中美两国协议,我国将在恰当时机对日宣战。鉴于澳大利亚聚集15万日军最精锐的澳洲军,作为盟友,我国有义务协助贵国击败澳洲军,防止其撤回日本本土。”施肇基用沉稳的口气重复国内发来的解释,尽管解释非常牵强。

“至于我国撕毁两国协议更是子虚乌有,我国只是配合盟友的军事行动,当然在此之前未通告贵国,是我国政策上的失误,同样是军事保密需要。总统先生,在我国作出进攻小巽他群岛日军决定,并将此通告贵国后,小巽他群岛日本人加强了防御,我国情报部门有理由相信,军事行动保密非常必要,总统先生应给予理解,毕竟我们有共同的敌人。”

什么是无耻,托马斯·杜威听到施肇基的解释后,对无耻两字有了深刻认识。只有无耻才能形容中国人,他们不是第一次用颠倒黑白言语为无耻行为辩解。施肇基提到小巽他群岛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之所以会在澳大利亚行动上对美国保密,根本原因是美国泄密,泄密令他们“不得不这么做”。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进攻小巽他群岛,是中国人为了掩饰侵略澳大利亚的借口。军队是以进攻小巽他群岛为由加以调动,在美国上下误以为中国人将进攻小巽他群岛之时,却选择在澳大利亚登陆,表面上是为了进攻日军,实际上是为了得到西澳。

“施大使,你我都明白,贵国军事行动的本意。作为美国总统,我有义务和责任提醒你和中国政府,美国绝不会容忍中国染指澳大利亚的企图,并将采用行动阻止中国对澳大利亚的侵略。”托马斯·杜威郑重其事,语气异常坚定,隐隐带有威胁。提醒施肇基,美国可能采用军事手段阻止中国行动。

“总统先生,如果这是威胁的话……”施肇基稍顿,职业微笑消失的无影无踪,“我将会如实转告我国政府,相信我国政府将会对来自贵国的威胁作出直接回应。”

椭圆形办公室内气氛骤然紧张,甚至带有火药味。直到此时,托马斯·杜威才意识到中国不同于其它国家。

“很多问题上,中国人可以接受恰当的协商,这样,至少满足了中国人的面子。如果为达目的,选择威胁中国人,无疑大错特错。历史惨痛经验告诉中国,必须挑战威胁,任何威胁都有可能激起中国强烈的反弹。与中国打交道在考虑其不同的历史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个国家对‘面子’这种虚无飘渺东西的爱好,有时会得到意外收获……”

中美战争后,美国国内对战争进行深刻反思,令美国很多中国问题专家的著作受到关注,同样也使美国人第一次系统的研究这个东方国家,抛开有色眼镜,而不是像过去,将其与日本混淆一谈。

“施大使,总统只是提醒,澳大利亚是美国底线。问题可以通过磋商加以解决,你认为呢?”厄尔·沃伦国务卿连忙缓和气氛。

“国务卿先生,我们从来不会放弃友善对话,并且对对话充满信心,毕竟中国厌恶战争。”施肇基就坡下驴。外交本身就是变色龙的艺术,早在清末即从事外交的施肇基明白,外交本质是国力角逐。美国威胁,无非是虚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