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困难?”

“是的世子爷,虽然附近有河可以取水,但是天寒地冰的取水不方便不说,这里又挤了这么多人,这水用起来,实在是不方便。”

其实何止是用水不方便,打从一个多月前,受命留在这里安顿难民后,张九初面对的就是千头万绪的事情,从粮食到用水,甚至就连入厕这样的事情,也要考虑,至于什么柴火之类,更是说都不用说,事情是那个繁琐至极。

“世子爷,这一个多月,差不多已经摸清了青泥洼周围的土地亩数,趁着现在天寒地冻的,臣寻思着把大家都分散出去,按照百户一村来算差不多要建将近两千个村子,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打井……”

想了想,朱国强说道。

“水井我来想办法,安顿百姓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做细,不过眼下就这里的土地来说,就是风调雨顺的,也就是勉强维持生计吧。”

朝着一望无际的冰天雪地看去,对于大连,呃,应该叫青泥洼,朱国强在另一边已经查阅了许多资料,即便是他引进土豆、地瓜、玉米之类的高产作物,也不过只是勉强维持生计而已。

“咱们这边原本就有46万一路解救的百姓,再加上从随我过来的十万人马,算起来,差不多有五十万,想要养活这么多人,靠地是不行的……”

见世子爷凝视着远处的大海沉吟不语,张九初问道。

“世子爷的意思是?”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就像春秋战国时的齐国一样,咱们身处此时,想要生存下去,也要将‘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作为生存手段。第一就是凭借临海的地理优势,发展海洋渔业生产,猎捕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沿海,而是深入到岛屿周边,嗯,这一点向孔雀旗那边请教一下,地里要不到粮食,就问大海要粮,要肉!”

古代近海渔业资源丰厚,况且大连湾一带本身就是中国有名的渔场,不说远海,就是近海的一年捕获个上万吨鱼获那也是正常的,有了这些来自海洋的肉食供应,百姓和官兵的体质都能得到保证。尤其是军队,想提升军人的战斗力,体力是核心,而体力的核心就是——多吃肉!

“世子爷这么一说,臣倒是想起来了,这阵子咱们可是没少买鱼,一个月前就有朝鲜人架船过来卖鱼给咱们,现在海湾里有就有几十艘朝鲜渔船,臣还寻思着今个世子爷来了,就让厨子买了些鱼,吃点新鲜的!”

张九话的回答,让朱国强诧异道。

“朝鲜的渔船?”

“对,都是朝鲜的渔夫,他们就近打鱼,然后卖给咱们!世子爷还别说,要不是每天都有几万十几万斤鱼,大家想吃上一顿肉,恐怕就得杀羊、甚至杀牛了,这些人还真救了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