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胜了几场不清楚,但这城肯定被缅人包围过,对于大明移民来说,这座城只是“大城”而已,所谓的大城,也就是搁在这地方。

乾圣十二年的暹罗已经不再是那位笃信佛教,热爱诗歌的巴萨通王了,而是他的儿子纳莱王,相比于诗歌,他更热衷于外交,甚至曾向法国派出外交使团,此时,刚刚登基的纳莱王,压根就没有心情热衷于外交,坐在黄金的御座上,看着大殿内手足无措的大臣们,眉头紧锁的纳莱王,也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大明派兵兴师问罪来了!

暹罗国的朝臣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无不是被吓得有些不知所以,更多的是惶恐!

来的可是大明啊!

那怕就是当年那个年年打仗,岁岁征伐,以暹罗一国之力单挑缅甸、真腊两个大国,先是反缅复国,然后又三破缅甸,最后征服真腊,打出了一个大暹罗国的纳黎萱大帝那会,在大明的面前大暹罗国也不够看啊!,

当年缅人多厉害?莽应龙直接征服了暹罗,那会缅人的多狂?可被大明用一根手指就打断了骨头。大暹罗国也正是靠着这个契机才得已复国。

其实,这些年国力耗尽的暹罗国一直在尽可能避免战争,让民众休养生息,虽然在北方与缅甸的冲突不断,但总体上还是平稳定的,而且大力招揽外国移民以求尽快恢复国力,这些移民主要是明国人。

可那曾想,也正是因为这些移民,暹罗国居然稀里糊涂的招惹了大明天朝,让大明天朝兴师问罪来了。

其实,在过去的几年里,尽管大明先是占据了湄公河口,在那里移民建城,在苟延残喘的占城又主动献国的同时,他们步步蚕食着真腊的领土。暹罗国都没有感受到威胁。

巴萨通王从来不觉得觉得国内明朝移民是个威胁,更不觉得有必要进行控制,甚至于,在明军入缅时,他还高兴的派出将军去犒劳大军,缅甸灭了,对暹罗国是一大利好啊!

甚至就连巴萨通王去世的时候,也喃喃着“暹罗国再无大敌”的话语。

可谁知道,这边巴萨通王尸骨未寒,纳莱王还没弄明白怎么当这个王,大明天朝的海军舰队就来兴师问罪了……

不就是死一个人吗?

“你们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大臣们不说话,身为国王的纳莱王得说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