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是西域,关内则是中华!
不知道什么时候,孙嘉诚就停下了车马站在了站边的高处,望着大队车马从他的身前通过,走向西域,回望嘉裕关,他的眼眸当中,已经满是泪花。
“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无故人啊……”
在他感叹这时,有人从关内骑马而出,到了他的身边下,勒住马冲他笑道:
“孙老弟,你们读书人,就是矫情的很,又搁这感慨呢?”
看了眼那来人,是在关内认识的陕西人孙林茂,他们一个山西,一个陕西,虽然不是一个地方的,可却也认了亲友。
“出关是西域,关内则是中华!”
孙嘉诚叹道:
“待我们出了关,就身不在中华了……”
孙嘉诚家境贫寒,读书一直读到省学,但是却没有拿到奖学金,不得不放弃学业,和其它人一样,他选择了背井离乡。
尽管乾圣对普通百姓不像军户那样有“长子继承制”,但乾圣朝却有“分户令”,那是源商秦朝的分户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虽然大明没有倍其赋,但是却加重了徭役,倍其役,比倍其赋更狠,毕竟,对于百姓来说,更为繁重的是徭役,更让人恐惧的是——还不准百姓用银子顶役,这意味着他们要实打实的负担繁重的徭役,所以分家也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对于家境贫寒的孙嘉诚来说,面对十几亩薄田的家业,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与大哥兄弟分家析产,一个是迁往他地,背井离乡。
其实,这也没什么,毕竟,现在的大明移民他地早就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
“身不在中华?”
孙林茂哈哈大笑道:
“孙老弟,你瞧瞧你说,咱们是什么人?”
“咱们是大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