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杀贼数千。即便把军功分润给郑宝等守将,刘备这功劳也足够进封乡侯了吧。

天气渐凉,恩师日夜操劳,感染风寒,一病不起。所幸刘备营中有楼桑军医。细心调理,渐有好转。不忍政务堆滞,恩师便上表请辞。自他受拜九江太守到请辞,不过数月。然而,这数月之政,已足令郡中父老,思之不忘。

还有少君侯。

少君侯哪来这么多财气!又何来如此多的侠气!且徒生出何其多的义气!

郡中少年,皆来归附。

许多临近州郡的游侠,亦前来投效。庐江、丹阳、广陵、下邳。

数月已募三千雄兵。查抄来的豪强家产,刘备分文未动,不知不觉竟已消耗大半。

尤其是丹阳少壮百余人,皆从旗下取十万钱归家。有周泰蒋钦珠玉在前,众人亦不曾过问。半月后,领来亲朋好友千人。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

竟是丹阳兵!

竟有半数入选白毦卫!

余下亦是悍勇精兵。黄忠焉能不喜。

四千人而已,少君侯养得起。

数日后,朝廷文书终于送达。表功封赏一概不提,只说庐江郡再生蛮乱。朝廷因恩师担任九江郡守,“恩威有信”,再拜为庐江太守,即刻启程,率兵讨逆。

又让刘备随行侍奉,便宜行事。

随传,还有崔廷尉手书密信一封。言,封赏已经拟定,正等陛下玺印。不料庐江蛮乱被州郡六百里传到朝堂,太守竟弃城而逃。幸有舒县令收拢溃兵,拼死守住城池。如今势如累卵,若非无人可用,朝廷断不会如此行事。又安抚刘备,待平定庐江蛮乱,封赏定会丰厚。

刘备看过后,不禁问道:舒县令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