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幢麾’旌旗仪仗,上饰鸟羽。
此二物,皆是将兵万人之上将,所用仪仗。故用“假”,即特准借用之意。
陛下这份诏书,写的甚是宽泛。并未规定日期。让刘备自行‘择日’。当然也不可拖太久。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厉兵秣马。一个月内出发,应该没问题。
送走黄门令左丰。在书房彻夜通读,一宿未眠的李儒,躬身问道:“主公昨日言‘借’。是否行‘驱虎吞狼,以夷制夷’之策也?”
“然也!”刘备大喜。
仅凭一个‘借’字,未曾参与整个前期谋划的李儒,便能窥破刘备的通盘设计。果然大才!
贾诩亦拜服:“今日方信主公灵秀天成,慧眼识人也!每有所出,必有所中。一亿钱换回李文优,何其便宜!”
刘备笑执二人之手:“吾得文和,文优,何愁大事不定呼!”
主臣三人,相视而笑。其乐融融。
洛阳虽广,风传却快。
朝议诸事,不出三日已遍传京都。
听闻临乡侯欲效仿班定远故事,率三百六十人西去通路。众人无不嗟叹。须知,时人重英雄。英雄与豪杰,最大的不同,便是英雄奉公。有大功于社稷,方可称英雄。
英雄必是豪杰,豪杰未必能成英雄。
刘备上洛时,从临乡带部曲三百。一百绣衣吏,一百鼍龙骑,一百射虎骑。分由史涣、徐荣、程普三将统领。乃此次西行主力。另外六十人的名额,刘备准备西进凉州后,再就地招募。
领诏后,刘备又多了个西域长史的官衔。
西域长史府属官有:长史(刘备)、主簿、功曹史、兵曹史;还有录事掾(yuàn)、仓曹掾、功曹掾、监量掾、监仓掾;铠曹、水曹、帐下将、伍百、马下、领下、消工等。由此可见,西域长史与刺史类似,军、政一体。且兼有汉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