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2页

义女无需改姓。荥阳君仍唤马氏。董氏乃外戚,故只可封君,不可为县主。女封君,便是女爵。封荥阳一县之地,足见持重。此份嫁妆,何其厚也。

蓟王结亲,有赚无赔。世人诚不欺吾也。

董太皇此计高妙。便是何太后亦始料未及。本以为,乃顺水人情。将蓟王义弟抄掠上山的贵妇,嫁给蓟王,成人之美。不料董太皇竟暗藏私心。认马氏为义女,如此,与蓟王遂成义亲。

义亲亦是亲!

尤其对豪杰而言。少时,母亲义结二金兰。长大后,桃园三结义。义父、二义母、四义弟,皆为同门。共生死,同进退。蓟王又岂能独与董氏例外。

论才智,河间姹女,不弱分毫。三宫帝后,旗鼓相当。

洛阳内外,无不嗟叹。

想我大汉,英杰辈出。便是三宫帝后,亦皆非泛泛之辈。

然聪慧如斯,又怎令江山社稷,困顿至此?

终归是太重私心。

西园,长乐宫,长秋殿。

车骑将军何苗,冷水泼面,抖擞精神,入宫来见。

“何车骑可知今日之事?”何太后劈头便问。

“臣……未知也。”偷看帘内太后面色,何苗猛然收声。

“董妪竟巧使一计,结亲蓟王矣。”何太后恨铁不成钢。

“焉有此事!”何苗大惊:“董氏门内无女可嫁。当真,将董承家中,不足十岁之幼女,嫁为人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