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6页

破门抄家,四处叫嚣:列候以下,用漆器;凡有僭越,夷三族。

秦胡贼兵,如狼似虎。董卓只手遮天,敢怒不敢言。

诸如鉴、炉、缶等青铜重器,亦难遮掩。被悉数掠走。

一日所得,堆积如山。

董卓又唤来钩盾令宋典,于上林苑中,试铸角钱。

宋典自不敢怠慢。不出十日,便铸出四出五铢。呈于董卓当面。

与蓟国角钱,大同小异。董卓爱不释手。于肥掌中掂量数次,忽问道:“钱重几何?”

“足重五铢。”宋典谄媚一笑。

“嗯……”略作思量,董卓又问:“若减重,可乎?”

“可也。”董卓心思,宋典焉能不知:“当年,先帝欲造三铢小钱,以补缺铜之困。因故未行。后授于蓟王,才有今日四出文钱。”

闻此言,董卓这便定计:“如此,再试造三铢钱。”

“喏。”宋典自领命而去。

话说,史上灵帝崩后,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自封太师。种种倒行逆施,引山东诸侯,群起讨伐。董卓不敌,火烧洛阳,携帝西入长安。为补财政之缺,于初平元年(190年)毁始皇所铸十二金人(铜人)之九,并攫长安、洛阳两地铜马、铜人等宗庙祭盛黍器,铸成小钱。

又因洛阳铸工及铸钱设施,皆毁于大火,故董卓铸造小钱,钱体轻小,制造粗劣。且内外无廓,“五铢”二字模糊不清,难已辨认。被世人讽刺为“无文钱”。

俗称“董卓无文”。

以金人“重各千石”计。董卓足可得钱,六千万枚。九金人,再加铜马、铜人,所铸小钱总量,当不下十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