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来。蓟钞与角钱,比率究竟如何。唯有赀库令并蓟王,二人可知也。自补上西凉弥天大缺,蓟国货币体系,稳如泰山。如今再少许泛滥,亦可控风险。
实不足为虑。
气候风土,乃生存所必须。气候趋寒,北疆寸草不生。乃至游牧民举家南迁,挤压汉人生存空间。于是大战一触即发,不可避免。
如今蓟国圩田大成。稻草青储饲料,足量供给。于是北疆牧民,改游牧为农牧。与蓟国互通有无,再加冬季采暖,日趋完善。生存无虞,何必以死相拼。
终归饥寒起盗心。
蓟王深知人性本善,多为生活所逼。少数为恶最乐,罪大恶极之辈,必杀之以除后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先前,蓟王亲征倭岛。授六尺倭人,蓟国粳米。受倭人顶礼膜拜,视为天神下凡。以己度人。古时燧人氏,钻木取火而成神。时华夏先民,与今日倭人,何其相似也。
此便是,文明的神力。
天朝上邦,守护初火。蓟王岂能故步自封,偏安一隅。纵横七海,薪尽火传。有生之年,当可预见。
“洛阳之事,如何?”蓟王又问。
“妾已去信义兄,助王太仆成事。”安素答曰。
“需小心行事。”蓟王叮嘱道:“且董卓身后事,亦需顾及。万勿再起兵乱。屠戮京师。”蓟王此语,乃是规劝王允。
“遵命。”安素自能领会。
“近日,京都有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士贵人问道:“夫君可解其意?”
“此乃‘董卓’二字隐语。”蓟王言道:“‘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童谚谓董卓残暴,必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