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6页

筑堤锁水,蓟国上下,无有不精。更加条支国,劳力充足。再释放奴隶,人力足备。此,皆无需蓟王,亲力亲为。幕府、封国,吏治齐备。上下戮力,自当马到功成。

不愧绝佳锚地。安息王子,竟将此地,割与蓟王。足见诚意。

甚好。

短短时日,便将国情细致梳理。守相徐宣,果称社稷之臣。

蓟王圣心大慰。

正如此时长江,并未裹挟泥沙而下。自广陵城,已是宽泛百里之海口。两河流域,亦与二千年后,天差地别。后世诸多滨海之城,时下皆沉在波斯湾中。

向化当自条支城始。

调遣将作寺良工,增筑城郭,扩建港津。方是当务之急。

此,亦无需蓟王操心。

王治相,相治官,官治吏,吏治民。蓟国吏治,冠盖宇内。西陆皆以蓟王,养万千官吏,奢侈之极。多出以己度人。以为除谄言献媚,官吏百无一用。实则大谬。

吏治关乎民生,民生攸关国祚。岂能等闲视之。

干支海市,满载蓟国名产而来。成匹丝绸,整块茶砖。更有四式木兰舡贩卖。无不令城中百姓,大开眼界。一夜尽褪担心,港口人潮涌动。

城中三家豪商被灭。余下中小商贩,觅得良机。木兰先行者,虽代价不菲。然终归有价可循。一家财力不济,再加挚友亲朋。三五商贩抱团,合力购买一艘木兰舡者,比比皆是。

诸多“兄弟会”,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如前所言。凡我蓟人,只需拥有万石大舡,便可入干支大市。随海市往来各港,贩四海名产。入交易所,购买寄舱券,如约获利。

条支既为蓟王属国。自享此利。

条支船商,争相入市。并如愿入海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