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幄低垂。另有一人,榻前抚琴。
背影似曾相识。电光石火,陈元龙已涣然冰释。弃刀解鞘,摘盔除靴。轻身入室。与琴师并榻而坐。
一曲作罢。琴师笑道:“元龙,辛苦。”
“长史,妙计。”陈登答非所问。琴师竟是镇东将军长史,陈宫。
“『献地商於·徒长马齿』,虫篆之技(雕虫小技)也。”陈宫笑道。
“何不明示?”陈登又问。
“不(能瞒)过元龙,何以取信(袁术)。”陈宫答曰。
“(陈)登,受教。”陈元龙拜服。
陈宫此谋,可比郭奉孝,凤凰于飞,明隐双环。然亦别有用心。献地商於,乃为明环。淮南遣使,数次往来广陵。必令足智多谋如陈登者,见疑。于是,剥丝抽茧,自能窥破天机。以为,吕布与袁术,暗通曲款,必有勾结。从而窥破明环:假交兵,割城米。为救徐州父老并陶谦。陈登必将计就计,设奇谋为隐环:火烧连船,内外夹攻。
于陈宫而言。正如无缘无故,马齿徒长。实则,马齿乃因陈登而长也。
二人一前一后,一唱一和。遂成连环计。
正如陈宫所言。马齿徒长,始作俑者。陈元龙,尚未窥破。袁术,当局者迷,又岂能自醒。
“陶公,相护之恩,相托之义。(陈)宫,感恩戴义,岂有加害之心。”陈宫吐露肺腑之言。
闻此言,陈登不由泪目。
唐太宗有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将军何在?”陈元龙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