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黄金台上四方馆。馆长朱建平,先入为主。时人常称“四方令”。未免混淆,儒宗进言:易名相授,必成美谭。蓟王遂取众星拱辰之意,易名“司辰令”。
并于云台观邸之上,四海仙馆中央。飞架岱舆仙馆,为其署寺。又命庞德公,收太学四子为门徒。授安邦定国之术。
更兼,云台观邸,守邸丞葛玄。乃出左慈门下高徒。迁寺台上,水到渠成。
诚然,安贵妃此时进言,遣左慈东归。亦别有玄机。
西王母,尽遣门下入国。天下仙门,汇聚一堂。海内方士,齐聚南港。只因蓟王身应,东王父之名。
《仙传拾遗·张子房》:“汉初,(张良)遇四五小儿路上群戏,一儿曰:‘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莫知之,子房知之,往拜之曰:‘此东王公之玉童也。所谓金母者,西王母也;木公者,东王公也。此二元尊,乃阴阳之父母,天地之本源,化生万灵,育养群品。『木公为男仙之主,金母为女仙之宗』。长生飞化之士,升天之初,先觐金母,后谒木公,然后升三清,朝太上矣。此歌乃玉童教世人拜王公而揖王母也。’”
《吴越春秋》亦载:“(越人)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
据此可知。东王父与西王母,乃时下仙门尊崇,阴阳二主神。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便是后世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下名女仙,争相飞入蓟王家。所欲所求,不言自明。
如此再思。蓟王求西王母,亲授玄素术之心,有增无减。当与名女仙,一般同。
谓“人多手杂”。南港本就是,四海船商汇聚之地。唯恐仙门中人,不择手段。妖言惑众,兴风作浪。故遣左慈以镇之。更有甚者,知马鸣大士,亦兼神通。大佛寺前,欲登门搦战者,日以百计。皆被守卫,好言劝回。
三兴在即。若起仙佛相争,于国不利。此时,遣左慈归国。亦是为国辟祸也。
“云台观邸,四海仙馆,可为署寺。”蓟王已有定计:“以御国中,仙门方士。”
“夫君,明见。”安贵妃笑赞。
“国中女仙,何人可御。”马贵妃又问。
“‘观天阁主’,三殿女仙可御之。”蓟王笑答。谓“观天阁主”,便是瀛贵妃那美。三殿女仙,乃以麻姑、翟姜、上元、云华等人为首。自上元、云华,母凭子贵,立为王妃。麻姑、翟姜、延娟、延娱、旋波、提谟,诸名女仙,蓟王便多有宠溺。以求珠胎暗结,血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