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司徒伏完。”蓟王知无不言。
“伏完,为报私仇乎?”窦太皇必有此问。
“必有此因。”蓟王言无不尽。
“将相不和,社稷难继。”窦太皇又问:“王上,欲立阿斗乎?”
“臣,并无此意。”蓟王,如实以告。
不料董太皇,悲从心起:“关东逐鹿地,非六雄无存。”
言指,董承、董重,乃至董侯,皆非六雄之敌。话说二董,虽取名承、重。然中人之姿,碌碌无为。又如何能,承社稷之重。
譬如,“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饶是曹孟德,亦需因势因时而变。
又如,三闾大夫,不肯随波逐流。唯有以死明志。
普天之下,唯我蓟王。和光同尘,表里如一。
第123章 汉无共主
如董太皇所言。叔侄三人,共分皇权。乃至九州幅裂,人心思乱。才有六雄,乘势而起。庸碌如二董,窃据高位,犹不知足。利欲熏心,夺利争权,虎口夺食。被六雄所恶,身首异处,在所难免。
人贵,在知足。更贵,自知之明。
是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汉无共主。关东群雄,‘阴有不臣之心’者众。”窦太皇,一语中的。
“太皇,明见。”蓟王亦不禁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