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页

除了给士兵们灌输富贵要靠自己的理念,当官的还鼓励士兵们要敢想敢干,说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其它什么屁话、废话,这当官的是一句也不说。

反正把个才加入淮军的二宝弄得是热血沸腾,他倒没有当王侯的梦,就是有个回家做土财主的梦。

现在,距离这个梦想已经跨越了一小步。

十五两银子,在他老家沧州能买三亩上等好田呢。

……

“都督真是料事如神,知道光凭城墙挡不住鞑子。”

站在城墙上的夏大军看着被清军又拉过护城河的大炮,眼中露出一丝遗憾。

“鞑子的火炮是厉害,这么大一座城墙竟然挨不过半天。”

升任淮军炮队旅帅的福建人洪宝望着那一段被轰塌的城墙有感而发,如果不是淮军提前在砖墙后又堆了两座土墙,设置了各种防御工事,清军说不定就破城了。

“想不到鞑子竟然有这么多炮,这往后守城就得用些心思了,再跟从前一样光指着城墙,还不叫鞑子一一破了。”

说话的是炮队“顾问”郑庆远,他并非淮军的“在编”军官,而是因为淮军与郑家的协议交换来的。

当初淮安府尹郑标代表淮军同郑家谈判时,除了要求郑家提供火炮和火器外,就是再派几十名懂炮的帮助淮军建立炮队,充任教官。

郑庆远就是这支郑家教官队伍的带头人,现在挂着淮军标统衔。

“都督当初说清军可能一天就轰塌济南城墙,事实上人家只用了不到三个时辰。”

洪宝是用福建话同郑庆远说的,后者点了点头,这个速度和攻击力度让他这个跟葡萄牙人学过两年炮的老炮兵也震骇。

“都督以前是不是同鞑子打过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