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页

小皇帝福临“亲自”下诏,委派郑亲王济尔哈朗、户部满尚书英俄尔岱、礼部汉尚书冯铨、蒙古承政噶喇依为和谈使者。

顺军方面提出的五个条件除第一、第五条可原则同意外,第二、第四两条再行商议,第三条去帝号却坚绝不答应。

第二条释放汉奴和阿哈这一块,满洲诸王商议的结果是可释放京中五万人,京外其余各处尚在旗庄耕种之汉奴皆可归还顺军,并废除缉捕逃人令。

第四条归还从顺军手中抢夺的千万余两白银,经诸王贝勒再三商议,允归还三百万两。

不过这三百万两国库却是拿不出的,因为当初击败李自成大军后,多尔衮为了巩固地位和提高威望、拉拢入关八旗人心,将缴获的大量钱财肆意赏赐八旗,真正充入国库的只有一半。又经两年多战事及地方治理需要,如今国库存银虽没有前明崇祯时那么惨空的可以跑马,但也不到百万两之数。

所以,最终经两位太后敲定,这三百万两的给付银由在京王公贝勒凑齐给付。

其中亲王十万两、郡王五万两,贝勒三万两、贝子一万两,余镇国公、辅国公各千两不等。

凑银子这一块,顿时显出满洲王公比那前明勋戚更具眼光,不须太后哀求,也不需亲王登门,消息一出,各家府上就开始往外拿银子了,且拿的都很高兴,半点怨言也没有。

原因当然是拿银子买回家的路,总比城破被人家抢,又或突围路上叫人家撵来得好吧。

太后谕旨并没有让满汉大臣们也献银子,可大学士范文程和宁完我二人却各自主动捐输三千两,就是汉官冯铨也自掏腰包愿出五百两。

那位当廷被“拽断”辫子的孙之獬倒是没有被下狱处罚,只是被罢官赶出朝中,按理这位剃头党的领袖乖乖在家呆着便是,但却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脑子坏了,竟将家中的金银首饰拿出来说是要为大清分忧。

结果,被郑亲王济尔哈朗下令乱棍打出。

大多数汉官的觉悟不高,没有愿意学孙之獬为大清分忧的,倒是不少人在家忙着藏银子,原因是害怕大顺军入城后会继续追赃助饷。

除了那些早前就同大顺方面有过接触的,余者基本上都对马上到来的大顺军入城感到惊虑。

济尔哈朗等议和使是从广渠门出的城,顺军方面显然也有足够的和谈诚意,大军统帅、山东节度使陆广远亲自同济尔哈朗会唔。

出城之前,济尔哈朗已从冯铨那里得知这位年轻的陆节度正是“贼首”陆文宗的侄子,军中呼少都督,因此并不觉得他堂堂大清亲王只同一个山东节度会唔有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