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页

“传谕宁夏巡抚赵忠义速遣人同第一军交洽筑城之事,再晓谕蒙古诸部,叫他们速速来归,往后各安城池,或牧马、或耕织,汉蒙一视同仁,皆为我大顺子民,使子子孙孙永享太平。”

“如此一来,蒙古降者当络驿不绝!”

众人再次称赞监国圣明。

陆四走到孙可望面前,点头道:“河套故土已复,今西北便只韩国公义弟定国一人,望韩国公能替大顺解此难题。”

孙可望欣然说道:“臣明日便往定国处,断不负监国厚遇!”

“好生与定国说,他非降我大顺,而是重归一家,共造太平。”

陆四又交待孙可望几句,这才结束国事召讲,未与文武多言匆匆离去。

却是要同那张献忠伪后一会。

侄孙义良先前密言那小娘子长得不错。

第七百七十四章 顺西一体

“杨氏是个可怜人,乱世之中,身不由己,不可对其生出鄙夷之心。不过这杨氏也是个颇有心计的女子,不能小瞧。”

要问陆四对张献忠那个“未亡人”的看法,大概就是对侄孙义良说的这句话了。

当初固原来报,说是杨氏愿改嫁大顺监国,陆四还真是吃惊不小,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其实自古皇后改嫁并不新鲜,晋时有羊献容先为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再为前赵刘曜的皇后。唐初也有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改嫁数次。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皇后改嫁平常不过,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至于亡国之君的妻妾甚至母亲被人当成玩物,更是数不胜数。

本已有丈夫却改嫁皇帝的女子更是多如牛毛,有名者包括汉景帝的皇后王娡(汉武帝生母),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尤其是后者,更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武则天之后又一临朝称制的“女帝”。

南北朝时还有有个奇女子叫尔朱英娥,其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的女儿,先后嫁给了三个皇帝——北魏孝明帝元诩、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北齐神武帝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