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缥缈浮云步、破玉拳、凌波微步、北冥神功、小无相功、擒龙功、降龙十八掌,以及若干武功秘笈,刀、剑、拳、掌、腿、步皆包罗其中,无一不是她闻所未闻之学。
而那最下层两策竹箭,由秦大篆而写就,古拙苍劲,却是道德经与庄子各一策。
谢晓兰对其中竟有降龙十八掌大是惊奇,不禁拿起来翻看。
封面下角,题款处写着“弟虚竹子恭录”,其字虽小,谢晓兰却一看即知与前面石壁上所写告戒之语相仿佛,同是虚竹子祖师遗迹。
元佑八年,与拜兄萧讳峰遇西夏,受托录其丐帮降龙十八掌与擒龙功,因兄心伤丐帮衰落,恐降龙失传,如遇丐帮英主,可代传降龙十八掌,以赎其累帮之过。
凡我灵鹫宫弟子,不可习练!不可外传!如若不然,天地神明共诛之!
弟虚竹子泣书
元佑癸酉上
这几句话乃朱笔而写,纸虽已黄,字却鲜艳依旧,谢晓兰读之竟生几分苍郁与激愤之气,最后神明共诛之一句,字体料峭,笔锋如金戈,更是杀气冲天,实难想象竟是出自那个平和淡泊的虚竹子师祖之手。
通篇无一句激烈,却令谢晓兰读之心潮汹涌难平,其中崇慕、愤懑、抑郁,长啸,透纸而出,震撼人心。
谢晓兰并不知萧峰其人,他虽英雄盖世,却因身为契丹人,亦痛杀中原高手无数,实为中原武林之耻,是以世人虽因其自杀赞他英雄,却不肯传于后世,免为后人耻笑。
只是被虚竹子师祖的满篇壮怀激烈所感,心下翻涌不平,亦是抑郁难伸。
“怎么了?”正当她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手上书册忽然被人抽走,出现在身旁的萧月生手中。
谢晓兰恨恨的瞪了他一眼,努力深吸了几口气,饱满的酥胸剧烈起伏几番,她未去抢夺。
“唉——!”一向平和从容的萧月生破天荒得长长叹息了一声,语气中说不出的感慨,仰首望天。
谢晓兰精致的螓首微歪,仔细看了看他的面容,看其是否在故做姿态,看了两眼,不由红云染面,忙转开双眸,这张平凡的面容,越看越是吸引人,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