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页

此刻天刚近午,茅屋之内十分明亮,但是一开始施术刺穴便不能再有停顿,也不知须要用多久的时间,自是有备无患要稳妥一些。

这间茅屋虽然已被废弃,无人居住,但是这些东西却都能找得到。

待得一切准备就绪,华不石才开始讲说如何刺穴通脉。他先从基本的针灸技法说起,再说到所要刺的各处穴道。

他身体虚弱,说了片刻便要歇息一阵,待得精神稍好些再说。杨绛衣听在耳中便全心记忆,她记性本佳,加之是名门大派出身,对人体各种大小经脉穴道十分熟悉,华不石只说过一遍她便已全部记得清楚。

与这些知识相比,真正运针刺穴的手法更加重要。

要打通华不石体体百脉,就必须用银针按顺序依次刺入他全身一百零八处穴位。除了认穴须得准确之外,银针刺入每一处穴位的深浅,所用的手法甚不能有半点儿出错,否则不仅无功,还会损伤经脉而成大患。

这些运针的手法,本来都必须经过许多次的实际练习方能够掌握,寻常医士学习针灸之术,若要有成往往需要经年累月的时间。杨绛衣在几个时辰之内便要施术,且华不石仅能够用言语指点,无法真正运针示范,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

第六百五十八章 护佑

寻常医士学习针灸之术,若要有成往往需要经年累月的时间,杨绛衣在几个时辰之内便要施术,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

然而华不石和杨绛衣皆是十分聪颖之人,在许多时候都能做到心有灵犀,这些运针手法虽然复杂繁琐,用言语本是难以描述得清楚,然而华不石巧加述说,杨绛衣竟然也能够理解得了。

花去了足足两个时辰,华不石才把一百零八外穴位的刺穴手法尽数说完,已是累得面无血色。而若不是杨绛衣天资极佳,且有过目不忘的记性,寻常之人就算听过这一遍,也定然不可能记得清楚。

按下来的一个时辰,华不石要杨绛衣将刚才所记忆的所有手法依次复述,再用银针虚刺让他瞧看一遍,对其中出错之处一一出言修正。

见杨绛衣对这刺穴通脉已全都记忆清楚,华不石道:“姐姐果然绝顶聪明,只在这短短的时间便已经学会,现在便可为小弟施术通脉了。这一百零八处穴道可分三次针灸,每次连续针刺三十六个穴道,不可以停顿,必须在一个时辰内完成,这三次施术之间倒是可以稍作停歇。如若小弟昏迷过去,乃是正常之象,姐姐无须担心,只管继续施术便是。如若成功,六个时辰之内我便会醒转过来。”

杨绛衣道:“那便是说,你过六个时辰若不醒的话,便是失败了,对不对?”

华不石道:“不错,要是失败,小弟大概就永远也醒不过来了。”

杨绛衣道:“你先前说过会有六七成成功的希望,可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