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刘备见孔明已定下时限,心中稍安,但仍不放心的说:“先生返乡祭祖,打算带多少兵马随行护送?”

孔明道:“我此行乃秘密返乡,不必张扬,因此我决定只携同师妹雕雪赴山东足矣。”

刘备一听,不由大吃一惊,连忙道:“这怎么可以!先生乃蜀国的梁柱,绝不容有丝毫折损!……我绝不同意先生孤身凶险。”

孔明见刘备倚重之情溢于言表,便不忍令他担忧,含笑道:“那主公如何才可安心呢?”

刘备想了想,道:“先生不带兵马随行护送,我勉强答应,但有一人,先生却绝不准拒绝。”

孔明一听,便知刘备所指的人是谁了,不由笑道:“主公所指,莫非是虎威大将赵子龙么?”

刘备道:“子龙一身是胆,且可力敌千军,有他随行护送先生,我心方可稍安也!望先生千万不可拒绝!……”

刘备话音未落,赵子龙已经着便服而进,他先向刘备拜见,才向孔明含笑道:“义兄若不答应子龙随行护送,主公又怎肯放你出川啊!”

刘备一听,连忙接口道:“不错!不错!先生若不答应,我便绝不放行。”

孔明见刘备和赵子龙,均如此维护他的安危,心中不由一阵感动。他略一思忖,才慨然道:“主公和义弟待孔明之情,我又怎忍拒绝?我此行实乃顺道窥察百年天机大势,以便顺势而行,确保蜀国安危,因此虽然凶险,亦不得不为也!……主公但请放心,我深知自身天命,不日必安然重返蜀川也!”

刘备一听,才知孔明此番返乡祭祖,只是托辞,其实是为了他的蜀国大业,不惜以身犯险!……刘备心中不由十分感佩,伸手轻抚孔明的肩背,叹道:“先生为国事奔劳,更不惜孤身犯险,真我的臂助,国之栋梁啊!”

※※※

就在当日傍晚,出川的陆路上,便出现了四位青年男女。

两位女子一穿紫色衣裙,一穿白衣素服,更显得两人的清丽脱俗。两位男子,一位作劲装待卫打扮,身佩一柄宝剑,显得神威不凡;另一位男子却头戴纶巾,手执羽扇,显得十分超脱潇洒。除了另一位紫衣女子亦身佩宝剑,四人便再无任何兵器携带。

四人所走的路线,是从蜀川成都的北回山道,翻越剑阁山斜谷,再进入汉中的谷道,然后从汉中的斜谷东行,进入中原地带。

蜀道的险峻,绝非未亲身涉历的世人所能想象。走在崎岖险峻的山道上,但见群峰与天际相隔不到尺许,干枯的松树倒挂在悬崖绝壁之上;急流、瀑布发出巨大的声响,在山涧中回荡,哗哗的洪流撞击山崖,推倒岸石,行万道山谷发出雷霆般的轰响回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