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微吸口气,神色一舒,一派从容的含笑道:“臣司马懿恭喜魏王殿下……此乃大喜大贵之兆啊!”
曹丕迷惑道:“我正为此暗忧,又何喜之有?”
司马懿道:“天龙行空,乃天子当现世之兆也!魏王殿下祖脉现此大贵之兆,乃主殿下有帝君天子之福,当真可喜可贺。”
曹丕却狐疑的说:“虽然如此,但孤分明看见血箭将青龙射落,我后隐入墓中不见,此非不祥之凶兆么……少傅以为如何?”
司马懿心中一凛,暗道:曹丕果然有乃父遗风,疑心甚高,且亦有见地,在他面前绝不能袒露此不祥凶兆……司马懿心中转念,便微微一笑,道:“不然,血者赤也,赤者刀兵之象;此非乃主先王经数十年南征北战,才创下魏国的根基,奠定魏王称帝登天子位的万世基业也!”
曹丕一听,不由又惊又喜又奇,目灼灼的盯着司马懿,道:“少傅,真的如此吗?”
司马懿此时已再无回旋的余地,只好咬一咬牙,道:“确然如此,一切必会应验……”司马懿一顿,又断然说道:“事不宜迟,殿下宜速作登基称帝的准备。”
曹丕大喜,他再不犹豫,决然说道:“少傅所言,甚合孤意!少傅返许都后,便可代孤行事!孤登基之日,必重重封赏少傅。”
司马懿一听,连忙恭谨的说:“此乃殿下天命所归,臣不过顺天而行,何功之有?臣必竭尽全力,辅殿下称帝登基。”
当下在曹丕的先墓前,借祭祖之机,司马懿为曹丕定下登基称帝的大计。然后曹丕便率众下山,再转赴故乡谯县而来。
谯县城的乡亲父老,闻曹操的大公子曹丕衣锦还乡,纷纷出来迎接,一时间尘扬道遮,万民跪迎,奉觞进酒,极尽尊荣。
曹丕雄心勃勃,信心十足。他返回邺郡之后,便示意司马懿,密谋以魏代汉的大计。
司马懿出于一种极深远的目标,对曹丕称帝之事,十分积极。返邺郡的第二天,便即赶赴许都,密谋朝中拥魏的大臣,加紧进行以魏代汉的大计。
司马懿首先与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商议。司马懿断然说道:“种种瑞兆,许多天征,均主魏当代汉之应也!我等须顺应天心民意,力劝汉帝将天下禅让魏王。”
李伏、许芝忙道:“少傅所议甚是!未知如何进行?”
司马懿诡然的笑笑道:“我身为太子少傅,朝中皆知我乃魏王心腹,又是先王的遗命大臣。因此不便出面,须请诸位为此事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