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两者似乎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但其中差异不足以对外人道也。

赵玄现如今道心初成,可剑心未灭,是以不能出剑,亦难以突破先天。但等他日剑心泯灭,道心大成,便是他突破先天,化道为剑之日!

……

一个月后,赵玄来到海边。

《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水,便是万物中最接近道,最容易感悟到“道”之真意的所在。

正所谓“大衍五十,天衍四十九”,赵玄要感悟的道便是大衍之“大道”,而不是天衍之“天道”。

两者的区别在于,大道藏于“屎溺”,而天道则高高在上,掌控着万物的命运。

这里的“屎溺”是比喻道之无所不在。即使是在最低贱的事物中都有“道”的存在,而不是“道”只在屎溺之中。

比如清朝末年,李鸿章热心于洋务。有一次,他问一个下属什么叫抛物线,下属讲了一大通后,李鸿章仍是不懂。那个下属急了,说:“李中堂,你撒不撒尿,撒尿就是抛物线啊!”而所谓“道在屎溺”,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大道与天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天道只存在于“它”原本所在的世界,每个世界的天道不一,每个世界的天道高高在上的掌控着这一个世界众生的命运,“视万物为刍狗”。而大道则是每个世界都存在,是每个世界都通用的最基本的道理。就比如火怕水、木怕烧、喝水能够解渴、撒尿你得撒出个抛物线来。

赵玄在海边枯坐三年,第一年将九阳神功融入现在以北冥神功为基、融合先天功、九阴真经,以及小部分葵花宝典,和太极之理的功法当中,并彻底更名为《问道心经》。之后两年则是观看大海潮起潮落、风云变幻,并下深海以观暗流,坐沙滩以观平镜。在第三个年头过后,才终于离开了海边。

三个月后,终南山下。

赵玄一袭青衣道袍,乌发亮丽,背着天边刚升起的鱼肚白,一步一步的踏上山道,走向重阳宫。

山道崎岖,天色昏暗,只见他一步跨出,便已到了十数丈之外。此时十数丈之后的身影还未消散,他便又跨出一步,空留一个虚影在原地,身子又到了十数丈之外。就仿佛缩地成寸般,一连跨出九步,留下九道虚影,最后面的那道虚影才缓缓消散。

这并非是什么诡异妖法,而是赵玄以凌波微步融合了九阴真经中《横空挪移》、《螺旋九影》这两样轻功。《螺旋九影》乃是武林上乘轻功,集身法、步法、罡气于一体,可平地拔起数丈,配合《横空挪移》则可平空挪移,滞于空中,并且身体周围有一层自然罡气,可攻击外敌,练到上乘,便可幻化出九个身影诱敌制胜。

赵玄将两样身法融入凌波微步之中,最理想的状态则是能幻化出六十四个身影,对应易经六十四卦。不过现如今初学乍练,只能幻出九道身影。再加上横空挪移的身法,这才显示出“缩地成寸”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