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里察台带领一个一百二十人的使者卫队入关,就是为了让魏忠贤兑现两年前的承诺,打开河套地区的通商之路,取消贸易种类的限制,比如说除了丝绸和瓷器以外,盐铁和火药也应该开禁。
没想到一上路就被西凉马帮连续拦截两次,折损了三十余人。好不容易进入长安,见到巡抚张之厚和总兵杜文焕之后,耶里察台才算安心下来。
后来总兵杜文焕派出三百骑兵沿路护送,耶里察台平安抵达洛阳,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信鸽往来,耶里察台已经完成了此行的任务。
原本耶里察台还准备把“龙门石窟出现武功秘籍”的事情弄明白,没想到烈火银刀独狼阴魂不散,他也来到了洛阳,把所有的事情搅得一团糟。
尤其是这个烈火银刀,竟然和三关镖局的总镖头关系匪浅,耶里察台才知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
崔应元带领陈鸿泰等人快马加鞭赶过来,就是要护送耶里察台安全出境。
现在,潼关千户所衙门内,一个尖嘴猴腮,四十多岁的家伙居中而坐,竟然穿着坐蟒官服。这家伙不是别人,正是大太监魏忠贤手下的五彪之一,锦衣卫副指挥使崔应元。
东面下首坐着一个虬须大汉,同样是飞鱼袍服,却是潼关副总兵杜文焕。他此时的脸上显得很焦急,但是看见崔应元高高在座,而且慢条斯理在喝茶,却只能隐忍不发。
西下首坐着一位风流名士,此人正是巡抚大人张之厚。
说他是风流名士,是因为这家伙在这种寒冬腊月,他竟然还捏着一把折扇,也不怕扇起风来把他冻成冰棍儿。他今天没有穿官服,而是穿着一身士子常服,一套锦袍外罩狐皮大衣。
大概过了半盏热茶的功夫,杜文焕实在是急得不行,只好向前俯身说道:“崔大人,刚才接到飞鸽传书,杀手榜排名第四的陈鸿泰大人竟然落荒而逃,大王镇伏击已经失败。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崔应元放下茶杯,这才摆摆手叹息一声:“要说这个陈鸿泰,九千岁其实还是很看重的。当初被人砍掉了一只右手,还是九千岁看在他忠诚老实,还有平时孝敬九千岁兢兢业业的份上才继续收留,所以我这一次带他出来立功。”
“杜总兵,你也不用着急。陈鸿泰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的计划并没有受到影响,因为那帮反贼没有按时赶到风陵渡,我们的客人就不会在渡河的时候受到骚扰。哦,对了。巡抚大人,给九千岁建立生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张之厚赶紧收起了自己的名士派头俯了俯身,然后低着脑袋:“崔大人放心,本官不敢忘记九千岁的恩情。已经拨出专款十万两专门修建,本月底就能够拈香上供,祝愿九千岁福如东海,万年长青!”
“这个,这个矿税使那边的账目都看清楚没有啊?”崔应元又把茶杯给端了起来:“九千岁可关心着呢,我们在下面办差,谁也不能耽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