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页

史杜宾试图派人深入雇佣兵舰队,策反那些对东海国依旧忠诚的人员,结果刚露面,就被人举报,挂到桅杆上风干了。

反倒是希亚摩尔舰队长,虽然没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是随着永夜军领的雇佣兵政策传播开来,便有源源不断的船长带着战船和水手,从东海国中私逃出来,投奔希亚摩尔舰队长。

某种程度上讲,永夜军领的雇佣兵政策,比东海国的政策还要宽泛、还要有诱惑力。

东海国在他们的劫掠过程中,抽成可是相当高的,哪怕是自带战舰和船员,也要缴纳三成上去。

永夜军领雇佣兵这边,收获皆归个人所有,但是想要永夜军领手中的货物,或者服务,就要花钱买了。

永夜军领这边的定价充满了人性,诸如生活一类的生活物资,价格并不算很高。

真正高昂的是那些战争工具,尤其是船载火炮和黑火药炮弹。

但是贵有贵的道理,它们不仅独一无二,威力还足够犀利。

两者大势上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一方是蒸蒸日上,雄霸整个东海域基本可以预期。

一方则是日落西山,根本不知道自己未来出路在何方。

身在其中的人,为了自己的未来选择前者,再正常不过。

这种状况直接撼动了东海国的立国之本,让史杜宾不得不采取高压、恐怖政策,镇压叛逃人员。

但是这么做治标不治本,若是他们不尽快扭转这种局势,被希亚摩尔率领的雇佣兵舰队,扯的四分五裂是早晚的事情。

这种情况在永夜军领采取雇佣兵策略的时候,基本上就预测到了,这依旧是政策上的辗压,倒是算不上太大的惊喜。

有了雇佣兵舰队在海面上牵制住东海国,永夜军领便可以在朵瑙平原上进行更大规模的开发,疯狂的修炼起内功来。

只有功力足够雄厚,像雇佣兵舰队这样的外在招式,才能展现出最大威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