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2页

“在能量对流层中漂流的那一段时间里,我发现那里的能量流动非常稳定,受到的大地引力大幅度减小,而我们又一直都在为空间坐标的问题发愁,我当时就想,咱们是不是能人为制造装置,专门用来定位空间坐标,甚至可以发射能量信号的,将其送到能量对流层中。

那里属于高空,又介于物质与能量位面之间,既能高空俯视地面的状况,又能监控位面外面的状况,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在上面搭载武器,进行高空或者位面打击。

后面的设想,暂时忽略不计,这一个是建立在能不能将其成功送入能量对流层之上,若是连最初的设想都实现不了,剩下的就是一个空谈。”

“将人造装置送上能量对流层?还真是大胆的设想,若是能量对流层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确实有成功的可能性。”

“若是真的成功的话,我们等于是在空中多了一只眼睛,不对,应该是无数只眼睛,不仅能够俯视地面,甚至能够瞭望位面之外,到时候我们岂不是能监视敌人的一举一动?”

“听功能,传说中的上帝之眼,也不过如此,到时候,只要能够接受到它的能量信号,无论身处这片大地的任何一个角落,所有人都能够通过它联系到一起。”

在座的都是最顶尖的聪明人,肖恩仅仅是起了一个头,便让他们顺势猜测出了很多东西。

“这个装置的能量供给如何解决?”艾布纳总议长不愧是务实者,率先剖析问题关键。

“能量对流层中,最不缺的就是天然的元素力量,只需要在能量装置中,加载一个能量反应炉,便能永久性的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就我们目前掌握的能量反应炉技术,明显不合格,我们必须将能量反应炉进一步的精简化、小型化,甚至微型化,这是未来的大趋势,各种新式军工上,都有需要,一旦成功,能量反应炉就不仅仅是搭载安装在战舰上,还可以安装在陆地战车,或者是魔像上,这将会极大的提高它们的应用范围。”现在的情况,典型的是一个议题还没有解决,又有新的议题提了出来。

对这种情况,在座的人都习以为常。

这是走在世界最前沿,必然付出的代价。

他们早习惯,所有的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

“关于能量反应炉小型化,甚至微型化的问题,我们很早以前就已经反复研究过了,我们现在使用的能量反应炉,之所以如此笨重,其实与最初的设计理念有关。

领主大人,为了将术法能量运用到极致,能量反应炉对元素能量进行了二次、三次乃至四次运用和吸收,这自然会让其变的十分臃肿。

若是削减掉多次吸收建筑的话,单剩主体部分,它的体型立刻能够缩减三分之一。

只是这么做的结果,将会导致性能上的大幅度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