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当年皇帝提拔自己,从礼部尚书直到内阁,又到首相,这二十年,皇帝对他信任有加,而他也不负所望,扫平了起义,只是还是无法扭转大势,天下事越发崩乱力不从心,秦浩中就心中悲来。
长治皇帝去了,又有谁能把持神器,安稳江山呢?
太子已去,兴台郡王被废,入宗人府囚禁,原本太孙更是只有三岁,想来想去,如此危局,在皇上子孙中,只有那个远在成田府昌图郡王还可一用。
可是,此子也只是读书勤勉点,没有听说有多大举措,帝国内务府调查是清清楚楚。
这样的十四岁的少年,真的能承担起现在的江山嘛?
从本心上说,秦浩中其实是倾向兴台郡王,毕竟兴台郡王年已经二十一,又素来明干,可是他竟然谋害了太子——这真是太年轻了,太冲动了,其实皇帝已经考虑立他太子了,现在是前功尽弃。
想到这里,秦浩中心中一痛——这就是气数啊!
但是皇帝知遇之恩,提拔之恩,难以为报!皇上若有不测,自己就拼了老命,也要让皇帝最后旨意执行下去。
可是内阁其它人,未必这样想——太孙现在又在何处?
如是皇帝驾崩,久久不到京都,那事情就复杂了,就难以控制了。
思潮翻滚,房中死一样寂静。
就在这时,突地一阵人声鼎沸,几乎同时,一道闪电划下,照亮了整个空间。
“难道是皇上驾崩了?”秦浩中猛的立起,推门就看,厉声喝着:“什么事?”
“回首相,是太孙来了!”
“啊!”五个内阁大臣顿时一惊,各人脸色在蜡烛下阴晴不定,秦浩中就说着:“来人啊,快请太孙进来。”
片刻之后,一队武士直闯而入,让内阁之一魏熙琳微微变色,说着:“怎么回事,这些武士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