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页

在凭海的高崖上,孤零零地站着一个少女,黑色的长发在海风中猎猎飞舞。同样舞动的,还有那身破烂的长裙。她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磨难,长裙破得几乎起不到什么遮挡效果,露出大片大片凝玉般的肌肤。少女的皮肤光泽隐然流转,却不是柔腻,而是给人以温润中带着坚硬的感觉。事实也是如此,她的肌肤看似细腻,却是用电锯也难以破伤分毫的。从坚韧程度看,倒是和苏有几分相似。

这是一片荒芜凄凉的土地,极目四望,不要说没有废弃小镇之类的东西,就连人类曾经活动过的痕迹都看不到。不要说陆地,翻涌的海面下处处是坚硬的暗礁,所以也是各种舰船躲避的地方,就连水下也没有人类工业活动的痕迹。

然而少女并不孤单,围绕着她的是一百多只战斗虫,在百米空中还悬浮着一只越野车大小的微型母船。以战斗虫不过几十厘米长的体型来说,这个大家伙的确可以称得上母船。机械虫群围绕着少女旋转飞行着,里面不多的几只侦察虫所有的感知仪器都已开动。数百只机械虫群构成的智慧网络中一片混乱,忙着鉴定被包围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从各种仪器传回的数据表明,她属于介于生命和非生命物质之间的某种特殊形态,而且更加偏向于没有生命。但是影像分析,她却是个100%的人类少女。

机械的智慧严谨且富有逻辑性,却缺乏足够的弹性。所有情报和数据都有量化且客观的检定标准,它们很难理解35%是生物是个什么样的概念,究竟是还是不是?有没有威胁?但是机械的智慧却又不是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呆板。那黑发的少女,潘多拉,此刻正倾听着机械虫群和远方大部队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数量庞大,却并不复杂,那是因为所有包围着她的机械虫群都汇总成为一个整体,而后方不知何处的数个机械虫群也分别变成一个信息主体,这样就成为几个智慧体之间的信息交流。而潘多拉则因为与菲兹德克的特殊关系,能够接收并且破译机械虫群间的联络信息。特别是当她用父亲和母亲的基因补全身体后,更是可以随意接听并理解大规模机械虫群间的联络信息。

听着听着,潘多拉唇边凝聚起一丝笑意:“因为无法判断我是不是生命体,所以就要召唤其它的机械虫群过来补充吗?这些家伙,果然是机器构成的脑袋,难道数量多了,就能判断得出来?嗯……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潘多拉的笑容凝在了脸上,她在沉思着,难道说这些机械虫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真的会具备模糊判断的功能?这可是智慧生命才会有的功能,而不应该是以处理芯片为核心的机械体该有的本事。然而仔细想想,这似乎又不是无法逾越的关卡。要说困难,反而是人类这样高等生命体的进化更加困难。

一念及此,潘多拉即刻笑了出来,轻声说:“对不起了,就不给你们就得更聪明一点的机会了!”她一笑和一说话,机械虫群的判定中属于生命体的检定即刻大涨,彻底压倒了对立面。机械虫群中嗡嗡的引擎声骤然响亮,所有的机械虫都在瞬间作好了攻击准备,再过十分之一秒,几十道高能光束就会将潘多拉洞穿,随后还有十几枚微型导弹会成为第二道保险。

然而它们根本没有机会发出致命一击,因为潘多拉忽然动了,少女的应对方法很简单,她只是飞起几脚,踢起片片碎石,就把周围的机械虫全部击落,甚至低空盘旋的也没落下。然后拾起一块鸡蛋大小的碎石,用力扔向高空中的微型母船,于是空中就多了团绚烂烟火。十分之一秒还没有过去一半,潘多拉周围就清静了。而在机械虫群开火前的瞬间,就已经将潘多拉的影像传递回去。黑发少女清楚知道,却没有施加任何的干扰。她就是想让菲兹德克看到自己,这黑发的少女身体,如今的名字是黑炎。

章三十三 风暴 三

机械虫群有如一线浪涛,由北而来,滚滚向前。血腥议会则是海涛前最大的一块暗礁。涛线越过血腥议会,继续向前。但是随着涛线前移,机械虫群的密度也随之下降,并且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疏漏和空洞。

从血腥议会的内战到机械虫群的出现,整个北大陆乱成一团,流民近半死于战火,其余的则向各个方向逃散。在大规模的战争中,战场早已延伸到原本的势力范围之外,许多小规模的势力都被灭亡。比如说大大小小的公司,再比如说合金兄弟会。更小的势力或者组织则灭亡得无声无息,他们活着的时候就没什么影响力,死也不可能轰轰烈烈。在能力纵横的年代,普通人就是想拼命也没有机会,换句话说,他们当个悲剧英雄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在狂风暴雨的时代,没有人注意到在南方某个安静的区域,一个全新的人类聚居地正在蓬勃发展。现在这个聚居地已经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接近两千人,其中大部分是吸收的外来人,但是最初的几百人明显是骨干。聚居地背林面水,河水通过水渠注入到一片阶梯型连绵的水池里,经过过滤、沉淀、吸收等等步骤,初步转化为洁净水,最重要的是辐射度也有所降低,已经可以作为聚居地人们的日常饮用水。聚居地周围开辟出几大块农田,里面栽种着几种奇怪的植物,虽然不属于常规粮食,但都可以吃,而且产量不算太低。最重要的是,它们生长的极为旺盛,看来用不了一两个月就可以成熟了。

更加醒目的是聚居地旁边的一座工厂。这竟然是一座真的工厂!几个大的钢罐并排树立着,用蒸汽加着热。产生蒸汽的锅炉还带动一台小型的发电机,给聚居地供应少量却十分珍贵的电力。在工厂旁边,第二座工厂已初见雏形,正在安装设备。所谓设备和流水线,都是居民们用手工的方式生产出来,再加以组装的。距离第二座工厂不远,第三座工厂正在开挖地基。如果是从血腥议会出身的技术官员,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三座连在一起的工厂正是支撑血腥议会发展的基石,合成食物工厂。血腥议会从建立之初就不缺乏能源,所以建立的合成食物工厂基本是全自动生产,产品也非常强调质量,出产都是营养口味兼备,同时完全没受辐射污染的真正高端商品。所有有地位的人,基本都是以这种合成食品为主要食材。当然,真正上层人物还有可以享用真正天然且无污染的好东西,比如说摩根的咖啡。

聚居地的食品工厂工艺原理是一样的,但流程和细节上却有相当大的改过。大量环节被精简,许多精加工处理工艺被直接取消,所以生产出来的完全是些不能吃的废料,它们粗糙,没有口感,还有不少的杂质和辐射。惟一可取之处就是高热量,但这恰恰是需要保持体型的上层人士最痛恨的东西。修改过的工艺消耗的能量少到了最低限度,而且对电力的依赖更接近于零,主要能量和热量供应都是煤炭,在附近不远处就是一个战前留下的小型露天煤矿,产量不大,但供应聚居地绰绰有余。这样的合成食物工厂生产出来的连半成品都算不上,但是产量多了不止一倍,并且依然是可以吃的。聚居地的人都可以吃。在大人物的眼中,这样的东西只能算是猪食,而荒野中的流民在他们眼中,其实连猪都不如。

但是这座工厂一旦建成,意义却显而易见。它工艺简单,可以依靠手工的方式建造,对能源的需求更加宽泛,有燃料煤就可以,有油料当然更好。输入原料的种类比原型工厂更加广泛,在荒野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原料供应,许多原本不能吃的植物都可以变成合成食物的原料。而出产量可以养活5000人。在荒野上,这绝对是一个大数目了。还有水,几乎无限量供应的水。有了这两样保障,再加上人类自身快速的繁衍和缩短过半的发育周期,用不了二十年,这个聚居地就会发展成一个万人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