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快速扫视一遍文章,行文之流畅、用语之老练,说是个经年写文章的老学究,也毫无违和感。至少她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就感觉用词很官方,没发现任何异常。

可林秀芬才脱盲不到半年啊!

杨艳贞差点窒息了!她堂堂一个当了几十年干部的正经高中生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好吧,林秀芬到底何方神圣?她之前洋洋洒洒四页纸的感谢信已经很离谱了好吗!上报纸是什么鬼!?

而且上的还不是本地小报纸,而是赫赫有名的省级报纸!简直太夸张了!

随即,她的心中一动,脸上顿时染上了喜色。如果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不是她明明白白的政绩吗?林秀芬可是她调解解救的妇女,更是她脱盲工作的成就。脱盲脱到上报纸,这、这孩子是她的福星啊!

想到此处,杨艳贞腾的从椅子上站起!她要派人去一趟竹水大队核实情况,如无意外,今年的先进她可就拿定了!

第78章 表彰

“噗!”一口茶水从厂长李荣锦的嘴里喷了出来,差点没喷到杨艳贞的脸上,“你讲么子?再讲一遍!?”王建业的农村老婆居然写文章上报纸了?你怕不是在逗我?

如果说竹水大队的社员们对林秀芬中稿的事还在看西洋景范畴,那对于二造办公楼里的各种干部来说,便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在座的不是老革命、便是至少高中以上的学历,他们比没什么文化的社员们更知道投稿的难度。尤其是厂宣传部的领导,他主管宣传的且没上过省级报纸,倒让个农妇捷足先登了,就离谱!

会议室里的干部们个个脸色古怪,现在虽然口头上讲大话说什么工农兄弟是一家,但现实里的工人大部分是很瞧不起农民的。毕竟工农业剪刀差,生活条件肉眼可见的天壤之别。时间长了,觉悟没那么高的人,便尤其的嫌弃农村人。别说林秀芬这种典型的农村妇女了,就是王建业个单职工,都是被歧视的对象。

比方说王建业要有了孩子,那孩子是不能落成城镇户口吃国家粮的,得跟着林秀芬做农村人。在失去了正常高考的渠道后,几乎只能去博那微乎其微的当兵机会。一旦失手,便注定了此生困在农村,当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

但这群知识分子万万没想到,高手居然在民间,还是个前文盲妇女!

杨艳贞倒是喜笑颜开的,她清了清嗓子,目光落在了宣传部长陈书敏身上:“陈部长,你看我们厂家属里出了个人才,你们宣传部要不要招个工?”

会议室诸人的脸色齐齐一变!在30年代,招工可是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因为经济发展的停滞,城镇根本没有那么多岗位来安排多余的人口。别说从农村里招工上来,即使是在座的各位领导,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孩子能个个留城,总有一个甚至多个孩子被迫下放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