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页

侯:往桌子上一搁。

郭:干吗呀?

侯:一按电门,出来一个光柱。

郭:哎,那光出来啦。

侯:你看这个,你顺着我这柱子爬上去。

郭:那柱子啊?

侯:你爬!

郭:那个怎么样啊?

侯:那个也不含糊啊。

郭:哦?

侯:行!这算得了什么啊,爬这柱子啊?你甭来这套。

郭:嗯?

侯:我懂,我爬上去?

郭:啊。

侯:我爬那半道儿,你一关电门,我掉下来呀?

包袱抖得巧,观众被醉汉的醉话逗的前仰后支,更是给予两位老先生热烈的掌声。

世麟侯又返场了两次,这首场演出算是圆满结束了。

大家有说有笑的回到驻扎的酒店,世麟侯主动找到苏布冬,说道:“小师弟,我想跟你谈谈以后相声发展的问题。”

===290相声发展前景问题===

世麟侯说得严肃,倒是让苏布冬有些恍惚,笑说道:“行啊师哥,正好想跟您请教一下。”

后世相声发展,大抵分为两派,一派在朝,一派在野。苏布冬总是在想,若是世麟侯在世,是否会对两派相声进行整合。毕竟两派弟子都是他的徒子徒孙,又都是皆由他过去一个历史阶段的做法而形成的派别。

这就像孔子死后,儒家八分,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梁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其实八分儒家倒是有些疑义,可儒家内部对于纲领一直有争议,比如孟子和荀子的善恶两论。唐宋前荀子性恶论占据上风,到了宋明,则以性善论为主,而宋明又产生了理学,理学内部又分门派,理学与心学又有隔代之争,心学又分七派……

堂堂儒家尚且如此,而世麟侯之后的相声界,则大抵像朝野那般泾渭分明,在朝的相声说了没人愿意听,在野的说相声却没有话语权。

苏布冬倒是觉得若是老头在的话,估计相声界决计不会乱象丛生。毕竟这老爷子可是一代大师,说出的话分量之重,在门外人看来都有些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