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也川停下脚步,皂靴摩擦着青石砖地,孟宴礼缓缓走到他面前。
“孟大人。”宋也川的声音很低,他轻轻吸了吸鼻子。
孟宴礼的目光扫过他的手,最终停留在了他额头上刻的字上,迎着秋风,他的声音有几分哽意:“连老师都不叫了吗?”
只这一句,宋也川的眼睛立刻红了起来,他微微后退半步,低着头不敢看老师,轻声说:“罪臣不配当孟大人的学生。”
三年前,宋也川的秋闱的试卷是孟宴礼亲自批的,他欣赏宋也川的才情与少年胸怀,给了极高的分数。宋也川入翰林院后,便随他一道修编国史,这个少年性子安静沉着,并不因为做的只是文字上的琐事便心有不甘。宋也川写得一手好字,哪怕是如孟宴礼一般见惯了书法、文章大家的人,也多次惊艳于这个十五岁少年的才华。
“此子三十岁前,只怕就能坐到你的位置上。”曾有别的翰林说道。
孟宴礼摇头:“我赌他三十岁,入内阁,为国士。”
那翰林哈哈大笑起来:“我说孟大人,你对这个学生也太偏心了。”
彼时孟宴礼志得意满:“我说他行,便一定行。你等着输钱吧!”
此刻,看着昔年那个最让他得意的学生囚衣加身、伤痕累累,孟宴礼的心比任何人都要痛。他从袖中拿出一个信封:“到浔州之后,这些钱便供你日常开支,这些伤药一并给你,早日养好身子。”他的手有些抖,宋也川却微微摇头:“多谢孟大人,只是也川如今是罪臣,孟大人实在不宜和我有牵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