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饥荒年代49(7更)

甚至有人拆了铁墙门或者自家院子的铁栏杆上交。

为了寻找炼铁的原料,还有人趁着休息日到山上去义务劳动,寻找挖掘废旧铁制品。

而农村那边,时下正值吃“大锅饭”的年代,很多人家里的锅根本派不上用场,干脆全上缴作为炼钢原料。

领导只要看见出了点铁水,就立即敲锣打鼓,带领大队人马向县里报喜。

那时候沿着公路走,两旁到处是砸烂的锅。

山上全是倒下的成片树木,到处是打着红旗干活的农民。

此起彼伏的拉歌声,热闹非凡的锣鼓声确是呈现出了一派轰轰烈烈的景象。

那时候钢铁产量是搞起来了但人力毕竟有限,全去炼钢,哪有人种粮食?

不少人饿死,这也是59年灾荒的起因之一。

再说,那时候毕竟技术有限,都是用土办法炼出来的钢,几乎都是废钢,造成极大的浪费……

这一年,叶欢的感触也只是浮于表面的,毕竟工作之外的时间都给了孩子,即使出门也只执着于换钱换东西,如果她待在农村,可能就会切身体会的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越是临近59年,叶欢的心里就也是没底,尽管在给父母的信件里,多次提到让他们平时省着点,多攒点粮食,他们也都做到了,可她还是怕他们不够吃,到时候再缺粮了。

但事实情况是,在经历过42年的饥荒之后,叶家人对叶欢的话,几乎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细想叶家上下能有如今的好日子,还不是靠叶欢给带出来的?

他们家的豆腐生意,进入58年之后,就被叶欢叫停了,当然,也不是突然之间就不干了,是从57年开始,逐渐减少减量,爷奶去世之后,就只做本村的生意,过半年直接就停了,连本村的生意也不做了。

58年秋收之后,在粮食局上班的叶家泽就已经意识到不对劲,开始让父母兄弟将自家自留地的蔬菜,平时挖的野菜,能攒起来就攒起来晾干。

因为农村组建了公社,在大炼钢前开始吃食堂,家里的一切铁家伙都被收缴走了,所以自家也做不成饭菜,不过叶欢早在五年之前就交代他们平时腌制点咸菜,晾晒点干货,豆酱豆豉辣白菜腌萝卜,野菜干,土豆渣、红薯渣,粉条、红薯干等等,只要是能吃的,他们的攒在了地窖里。

为了让自己的爹娘更好过一点儿,叶欢在五九年新年之前,给家里分批寄了花生、绿豆、黄豆、高粱等粮食,没有回家也是为了过年期间换更多的实惠。

赵阿姨帮她把壮壮带到了58年的年底,放假之后就因老伴身体不好,要回老家。

叶欢考虑到单位有幼儿园,过罢年壮壮也两岁半了,可以上幼儿园了,年终一次性给了赵阿姨三十块钱,算是感谢她这两年的悉心照顾。

其实饥荒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也是先针对农村,城里吃公粮的这些人,顶多感觉粮食贵了,限量了,只要有钱有票,也还能熬,但是农村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