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薇和秀敏是在l市读书,又是l市地级市的户籍,所以
是有资格在l市考试的.
当然,也可以向学校申请去y县考试,因为高考前半个月学校就要统计人数,等报完志愿,准考证出来之后,学生都需要回家的,所以丁薇和秀敏一商量,就打算回县城考试。
到时候俩人住在县城的家里,一起复习,说不定还能分到一个考场,何必在l市晃荡,又没地方住。
班里其他跟他们一样性质的学生,也都选择回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
这个年代高考资源非常紧张,不是你报名就有资格去考的,而是在高考前要参加一次预考,预考有一个分数线,你过了,才能参加高考,过不了就能下一年。
丁薇所在的重点班全员通过了预考,这个比例可以说相当大了,毕竟他们是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如果连预考你都考不过,那你这两年等于白学了。
预考是在五一之后进行选拔的,也因此丁薇和秀敏俩个人顺利的拿到了高考入场券。
考试日期是7月份的7、8、9三天,也是相对来说比较热的天,毕竟一没风扇,二没蒲扇,全靠自身的煎熬撑过这场考试。
这年代是成绩出来之前填报志愿,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各填五个系,每个系填报两个专业。
丁薇的五个大学填报的是京大、华大、复大、西工大、哈工大,前三个是医学系,后两个是物理系,其实说白了后面就是打酱油的,她的目标就是前两个,到时候二选一即可。
她对自己的成绩有信心,这么多世,在华大已经上了很多次了。
丁薇是学理的,自然报的都是理工科的,秀敏虽然也是理科,但她报的学校就相对来说稳妥了很多。
前两个跟丁薇一样,后面则选的是武大、南大、华科大,因为丁薇说了,这些她都能考得上,就是前两个需要碰运气。
他们这一届总分五百八十分。
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各100,附加题不计入总分,英语卷面100(理工类按照50%计入总分)生物30分。
丁薇脑子的储备量怕是比老师都要丰富,主要她虽没参加77.78.79.80届高考,但是陪着哥哥也将这几年的题型分析了个遍,所以580分,她考550分以上,可以说轻松拿捏。
高考前几天,丁薇就和秀敏住到了县城的家里,妈妈特地过来照顾她们的饮食起居,让她们可以后顾无忧的考试,丁薇心态平稳,甚至每天早上还拉着秀敏出去晨跑,去公园打羽毛球。
秀敏一直很紧张,她就安慰她:“都学了这么多年,成败在此一举,你不用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