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走了公吴,聂伤没有稍歇,又招几位百工进来,告知他们自己检查教学器具的意见。
百工们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制作出了一面大黑板,三支毛笔,竹、木两册简,还有书写用的黑水、白水、
聂伤都一一检试过了,对百工建议道:“黑水,多加些树脂炭嘿试试。黑板的木板拼的很光滑,很不错,就是黑色不够厚重,容易掉色。还有,在黑板后面装上支架,架到半人高的位置。这样就够了。”
他拿起毛笔道:“笔管太粗了,和小手指一样粗,或者略细即可。笔头的毫毛也太多,太长,减掉三成。还有,笔毫一定要捆扎结实。”
他最满意的是两册竹木简,竹、木各制作了一册,每根简条有一寸宽,表面削的很平整,没有油脂层,黑水能清楚的写上去。
一册竹木简串了二十根简条,卷起来好大一捆,要用双手来抱才行。不过麻绳绑的整齐牢固,翻动起来不松垮,不会有散掉的危险。
“似乎有点太长太厚了。嗨,长就长吧,还能多写几个字。”
手里的竹简每根简条足有一尺二三,聂伤觉得很笨重。不过他没有见过真正的竹简,不好发表意见。
便对百工道:“竹简做的非常好,唯一的缺点,有些太厚了,如果再能薄一半就更好了。”
一位年轻百工回道:“国主,竹木简的量很大,必须要大群奴隶制作,工具也得用青铜刀具。奴隶们……额,他们做工很不用心,所以……”
“明白了。”聂伤放下竹简,笑道:“那就按这个厚度先制造三百册,反正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呵呵,等你们把纸造出来,我们就可以用轻薄如帛的纸写字了。”
他见这位百工正是提醒工宰勃木炭不够的那位,便问道:“你叫买是吧?”
那百工躬身答道:“正是,小臣尹买,是左百,尹山邑人。”
左百就是副工宰。聂伤没想到他年纪轻轻就是副职了,这样的人不是家族实力雄厚就是本人有杰出才能,不敢轻慢了。
“原来是左百买,这些日子要辛苦你们了。”
聂伤好言相待,已经谈完了事务,正好让他离开,就听那左百买说道:“国主,小臣见国主有释匠人之心,却又忌惮众百工,不敢赦之,特有一策献上。”
“哦。”聂伤心中一亮,顾不得虚礼,忙道:“快快道来。”
左百买道:“释奴之事其实不难,国主只要以利换利,即可轻松完成所愿。”
聂伤谦虚问道:“伤愚钝,请问左百,何谓以利换利?”
左百买眼神一闪,微微笑道:“简而言之,就是以封地换封匠人权。”
“国主可知,百工是没有封地的。他们家族名下所谓的封地,其实是历代国主赐予他们的公田。”
“怎么会这样?”聂伤搞不明白,问道:“百工们不也是封臣吗?”
左百买摇头道:“百工是封臣,但他们的封权是匠人。百工可以通过属下的匠人劳作和制作的物件换取财物,维持生计,却没有封地权。”
“虽然现在各家百工多少都有些土地和人口,但并不属于自己,而是公田。平时倒也无妨,但凡有错时,就会被其他封臣揪住把柄,纷纷进言要夺了犯错百工手上的公田充公。百工们无理,对此毫无抵抗之力。”
“百工家族维系了多少代的封地,就这样被轻易夺走,岂不痛心?所以,没有封地权,是所有百工的心头大患。”
他抬头目视聂伤,大声道:“小臣所献之策,就是以封地权,换封匠人之权!”
聂伤见他眼神火热,心知此子献上此策,绝不仅仅为自己解忧,更多还是为百工谋利。
按说他会举双手赞成这个办法,但是心中又有些许疑虑,为什么历代国主都不愿意放封地权给百工呢?难道他们就看不到释放匠人的好处吗?
“不对,不是他们看不到,而是他们根本不想释放匠人,只想继续维持现有的制度。”
聂伤稍一思索,立刻就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