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她便换了一身戎装,腰悬剑,背负弓,精神抖擞。第二日就带着熊女和一百个精锐武士出发了。
这些护卫由阴刀带领,个个都是聂伤亲自挑选的精锐武士,还有从巨野泽紧急调过来的老练水手。有这些人在,即便遭遇大股敌军,也应该能护得女秧逃脱。
……
待军方将领赶到后,聂伤再次召集文武重臣分析战局,制定迎敌之策。
斗耆国本土固若金汤,弱点主要在汶北一带。那里唯一可以依仗的只有一条大汶河,若是敌军渡过大汶河,即便打赢了战争,移民们的开荒成果也会毁于一旦。
所以,众将皆判断,四国联军会把攻击中重点放在汶北。
聂伤也持相同的观点,立刻发起全国动员,一日内登人五千,战兵三千,辎兵两千。因为在本土作战,还有上万老幼妇孺做辅助工作,只要能干活的,全部发动了起来。
各处城池壁垒也加紧防御,挖沟壕,插鹿柴,准备滚木礌石,汶北移民也都收拾财物避往各自村寨或者当地城内。
在没有判明敌情之前,大军先在南山军营集结整训,同时派出大量斥候前往东南方打探敌军的情况。
不几日,斥候们纷纷带着情报返回。
四国联军分成两路东西并行,东路是箕国和向国,此路敌军沿着枋水穿越沂山,向斗耆国东北方而来。西路的彭国和鄫国分头北上,在任国汇合,兵锋直指汶北。
目前,东路敌军已经穿过了沂山,到达了清河下游,很快就能进入鄣国。西路敌军也已经顺利通过了任国领土,最多五日,就能到达宿国。
“诸位,十日之内,敌军必至。鄣国和宿国绝不敢阻碍四国联军,一定会为他们让开道路的。你们有何建言?”
聂伤用细竹棍指着挂着墙上的巨幅地图,问麾下文武。
司戎革叔当先说道:“东路来军,若要攻我东北,那是最好,我坚城壁垒等他来攻。就怕他们虚晃一枪,引我分兵防守东北,突然转向,从东北方攻击汶北。”
“汶北乃我防御薄弱之地,若被两面夹击,我又防守不当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攻破。箕候老奸巨猾,依我判断,他绝无可能硬攻我坚壁,定会攻击汶北。汶北地形不利于我,当另择战场,迎战敌军。”
“万万不可!”
仲柏闻言大叫起来,急急道:“我国已在汶北投入了无数物力人力,还向移民保证过绝不放弃汶北之地。若是违背前言,不但新建的屋舍田产被破坏,还会激起民愤啊!”
革叔瞪了他一眼,很是不悦的喝道:“先听我说完!”
“哼!”仲柏冷哼一声,拂袖扭头。
“……”
看到汶北的两位主官居然在这种重要场合公然撕破脸皮,众人皆愕然无语。
话说在汶北合作的这段时间,仲柏小气又野心勃勃,拼命要揽权,革叔则刚直清高,手段强硬。
二人谁也不让谁,以致矛盾丛生,龃龉不断。好在他们都懂的轻重,不敢太放肆,各做各的一摊子,才没有耽误汶北移民之事。
聂伤早就知道了此事,只是苦于无人可用。而且这两个人虽然闹矛盾,但是工作还做的不错,所以一直没有换人,只是命公吴经常去说和调节。没想到这两个家伙竟然闹到这个地步。
“是我用人不当,责权划分不清造成的。”
聂伤及时自省,不过现在不是处理这事的时候。
他咳了一声,沉声道:“仲柏所言也有道理,不过,还是听革叔讲完再说。”
革叔瞥了仲柏一眼,拿起竹棍指着汶北地形解说道:“汶北三邑,皆在汶河北岸,我军有强大水军,足以控制大汶河,让西路敌军无法渡河来攻。”
他又指点着最东边的汶下邑,解说道:“唯独汶下邑这里,和东面的鄣国有陆地连通。此处南北近三十里,皆是一马平川,而我只有一座汶下城,扼守于浑河西岸。浑河水浅,很容易渡过,只能延缓敌军,绝无可能挡住大军。”
“一旦敌军渡过浑河,即便攻不下汶下城,也能在四处掳掠破坏,并由此深入其他两邑,彻底击破我军之汶北防线。”
“你的意思,还是要撤离汶下邑?”
仲柏又忍不住插嘴叫道:“放弃汶下邑,和放弃汶北全境有何区别?一样会使候主信用丧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