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叩见殿下!”
赵惟隆站起身,走到黄志成面前,亲自将他扶了起来,问道:“黄爱卿,你怎么来了,有何要事?”
“殿下,臣莫非是做错了什么事?”
“爱卿何出此言?”
黄志成反问道:“若非如此,殿下何故赶臣出府?”
“爱卿这话怎么说?”事实上,赵惟隆已是明知故问。
“殿下,臣以为……此事急不得!”
“只是让你去户部做个侍郎,又不是直接为尚书,这算不得着急!”
一朝天子一朝臣,赵惟隆已经着安插自己的班底,黄志成只是其中一位,但他是位置最高的一位。
黄志成连忙道:“殿下,臣无论能力资历,都不足以担此重任,若是殿下所托非人,误了国事……臣万死难赎!”
如今时局艰难,户部的事复杂烦扰,黄志成确实担心自己干不好。
干不好可以学,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黄志成更多担心的是,自己连升好几级,会让其他人不舒服。
赵惟隆也猜到了这一点,便听他开口道:“爱卿,这件事情……你就不要过多推辞了,安安心心上任去吧!”
“殿下已经决定好了?”
黄志成这话其实有深意,他这样直接安插侍郎级高官,某种意义上也是在试探皇帝的态度。
这事儿内阁通过了,最后还要掌印监通过,这一步等于代表皇帝的态度。
“已经决定,卿勿要多言!”
说罢,赵惟隆从案头上拿起了一道奏疏,递到黄志成手中说道:“你看看这个!”
摊开奏疏,黄志成细细查看起来。
奏疏是一位御史所上,里面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请求朝廷迁都。
按照奏疏里的说法,如今朝廷安在京畿极其凶险,可以南方数郡之中,择一坚城为行在。
如此,一来朝廷可安,二来朝廷搬迁后,可以节约大量粮饷。
越往后看,黄志成的表情就越难看。
合上奏疏,黄志成怒气冲冲道:“殿下,上奏之人意图乱我大晋江山,应当革职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