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走到书案前,看着面前跪伏的几位大臣,赵延洵沉声道:“一年多来,王府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但你们要明白,如今王府依旧风雨飘摇,或许只要一次失误……就可能让王府万劫不复!”
“殿下教诲,臣等谨记!”关和泰头一个开口回答。
这次王宝坤出事,他们枢密院的责任无疑要重些,而军法司又是由关和泰主官,所以关和泰比其他人责任都要重。
赵延洵返回了座位:“都起来吧,跪是跪不出太平日子的!”
待众人起身,他接着说道:“借着这次机会,你们还有你们的下属,都好好想想公务中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容易容易疏漏之处!”
“过几日,你们各自递折子上来,务必之有物!”
“遵命!”众臣坦然答道。
“还有,既然粮食是被人偷的,枢密院就调派一队人,到事发地仔细搜索!”
“遵命!”答话的是陈安明。
“另外,枢密院从各千户所,抽选三十名总旗,七十名小旗官,到元阳开展集训……”
这话就让两位枢密使疑惑了,集训?集训什么?
“殿下,不知集训内容是……”关和泰小心发问,这种事一般由他负责。
“当然是这次,和以往每次事故的教训,总旗小旗是军队的根基,要让他们绷紧心里那道弦!”
顿了顿,赵延洵接着道:“如今春耕已近尾声,已经能抽得出人手,你们要安排妥当!”
“是!”
“好了,都回去吧!”
“是!”
到了这里,小朝会总算是结束了。
一场汇报下来,赵延洵没有处分任何人,却让参与汇报的一众大臣,都有劫后余生之感。
向赵延洵行礼后,在场大臣慢慢退出了大殿,走出大门时正好一道惊雷爆发。
雨哗啦啦的下着,几位大臣的心也跟这雨水一样冰凉。
虽然没有受到处罚,他们的压力依旧很大。
堵上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射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次出事了他们不受法,那如果再有下次呢?
不能有下次,心里这样念着,几位大臣也下了决心,这次一定要多补全漏洞。
再说大殿内,大臣们已经散去,独留两位大太监陪着赵延洵。
此刻雷雨交加,让赵延洵可谓不得安宁。
直到此时,他才有心思细想,关于王宝坤的事。
听到风雨的声音,霍安走到了大殿门口,吩咐当值的小太监关好门窗,此刻正殿内已经吹进了许多雨水。
“不用关门!”
西偏厅内传出赵延洵的声音,让本来开始推门的小太监,此刻又都退了出去。
从椅子上起身,赵延洵背负双手,走踱步走到了大殿门口。
看着外面哗啦啦的大雨,他陷入了深思。
这个王宝坤,居然还是被他升级过的,可此人却背叛了王法,等同于背叛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