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明其中深意,但以往的经历告诉胡大彪,赵延洵的一切决定都是对的。
事实上,赵延洵的意图很好理解。
如今占据朝廷大营,本就搅和了不少粮食,粗略一算给这十万人吃用,支撑个七八天毫无问题。
所以这“捡来”的粮食,赵延洵很干脆就这样用了,如此也算“施以仁德”。
让这些受了恩惠,然后再将其遣返原籍,赵延洵就多了一批宣传者。
哪怕这十万人中,只有一半念他的好,也会在直接间接之中,影响到身边许多人。
当然了,在这三天时间里,赵延洵也会择机出现,给这些人好好上一课。
就在这时,有有侍卫前来禀告:“王爷,骁武卫已退出七十里!”
赵延洵当即做出指示:“传令给武建清,让他可以停止追击,但要防止骁武卫进犯!”
向东追击七十里,已算得上是孤军深入,为稳妥起见赵延洵才有此令。
“是!”
走出营寨,带着手下一帮子侍卫,赵延洵打马向东河府赶去。
虽说这座城威胁不大,但如果将其略过直接东进,又可能被他袭扰后方。
所以在赵延洵看来,还是要先拔除这座城池,只不过关于过程他暂时还没决定好办法。
是直接打造攻城器械硬拼,还是等待元阳把“炸药”送来,赵延洵一时间难以决断。
前者会使部下死伤较重,而后者需要等待七八天。
既然决断不下,所以赵延洵打算先去看看,然后再想其他办法。
…………
时间飞快,转眼来到了第二天。
在东河府往东六十里,有一座阳溪县城。
从东河府溃退的士兵和民夫,跑得快的已进入阳溪县地界,这些人是没日没夜的在逃跑。
而在县城大门处,正有一辆马车驶出,随行者另有几名武士,以及两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
可这些人刚走出城门不久,就被溃兵们给盯上了。
“停下停下……”
“赶紧停下……”
赶过来的几十名溃兵,拿着武器将马车围在中间,这让张元应立刻紧张起来。
“你们放肆,要干什么?可知道这是谁的马车?”
这一行人,乃是专门送邱佑先回京的。
从渡河劝降赵延洵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天,钦差队伍早就回了京城。
邱佑先昏死过去,大夫看过之后,叮嘱说不能剧烈行动,否则有性命之忧。
所以,护送邱佑先的队伍,赶路速度非常之慢,才能在现在遇到朝廷的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