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不是全世界顶尖的脑袋不够聪明,而是研究到某种阶段,往往就会遇到技术极限的瓶颈,想要多提高一点技术突破,都是无比的艰难,不知需要反复试验多少遍,不知要愁死多少聪明的脑细胞。
梅达莎说的没错,她真正研究的结果,并未拿出来给他看,拿给他的这份资料,是她两年前的成果楼论证。洋洋洒洒百十页,跟论文似的,但不是她最新的研究成果。所以给他看也无妨。
但藏了一手的梅达莎,却没想到他有一颗透视奇眼,不知不见间,已经把她苦心研究了整整五年多的电池机密信息,全都复制记牢了。
“你过誉了,距离我心目中的理想,还有很远的一段路要走,唉,我要是能有一个团队,能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可能会加快研究的进程。现在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得用在工作上,电池……只是我的业余爱好吧。”
梅达莎叹了一口气:“另外,我要是不面临失业的威胁的话,我研究的紧迫感,也不急,这都是拖累进程的问题。”
叶涛能理解,毕竟她研究的初衷,是担心失业,想有一门新的技术,可以随时找到新工作,且待遇啥的都不低于她在马达西奇公司的薪资,而要是辞退风险不大的话,她可能就没有那么着急,加快研究的进度。
他很想说,跟我去华国吧,我出钱给你支持,给你研究的团队……但这句话憋在嗓子眼里,他不敢冒死的说出来。
毕竟,他现在的身份,是出来赚大钱的打工一枚,为什么会有大把的钱给她组织研究团队?
一下就露馅了。
不过,即便不邀请梅达莎领衔团队,展开研究,光她那大批的研究数据,还有最新的研究成果,等于在他眼前,指明了一个研究发现,如果他拿钱,沿着她趟出的创新路线去研究的话,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一时间,他对梅达莎无比的感激。可现实又不允许他说出来。
所以他猛夸了她一句。
所有的感谢,全在那句话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