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经历导致他对别人学剑的速度产生了误解,因为所有人都跟他一样雷打不动练两个小时以上的剑。

叶孤鸿受到了堂兄影响,从小就对剑道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但他启蒙却比叶孤城晚了一些,他算是旷世奇才,小豆丁一点儿大的时候就抱着剑扑腾,但是叶孤鸿知道七八岁才确定了自己的道路。

然后就是高强度的训练,每天每天,叶孤城亲自看着他一起练剑,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黎明的初日东升,与傍晚的夕阳西下。

大部分的童年都被壮阔的海景以及手中的剑所占据。

从小受到如此磋磨,叶孤鸿的起点比别人高出的根本不是一点半点,他甚至以为,剑就应该是这样练出来的,如果哪天练剑时间不到两个时辰都觉得不真实。

等到他十四岁“离家出走”,剑术已有所小成,说是位列江湖一流高手之末也不为过。

但是等到他出岛才发现,别人家练剑,根本就不是他和他堂兄那样的,就算是极富盛名的武当派,一天也不过时练剑一个多时辰,而且根本不像他同叶孤城那样心无旁骛。

叶孤城在养弟弟时多留了一个心眼,没有直接教他自己感悟出的天外飞仙,而是十年如一日地练一些基础剑招,就算是剑谱,那都是集百家之所长的才拿给他看,根本没有什么特定的剑招。

为的是他有朝一日能够自己有所感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招式。

等他理所当然地被西门吹雪拒之门外,入了武当山时,那山上的师父是怎样欣喜若狂自然不必多说,他们何止是捡到了一块璞玉,说是雕琢好的美玉也不不为过,当即拍板叶孤鸿成了座下的弟子,都不带犹豫的。

叶孤鸿进了武当,还是每日勤勤恳恳练剑,但是大环境所趋,他的勤奋程度绝对比不上在白云城时那般,一来二去在武当山蹉跎了六年,回来则是这样一幅让叶孤城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叶城主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绝对不如他自己二十岁的时候。

因为树立的标准与众不同,只能苦了大受打击的叶孤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