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桥在园子里用过了晚饭,刘氏那边才遣了这王婆子来唤她去前面拜见外祖父。
要说这何府,一时半会儿的,谢桥还真有些适应不来,大约刘氏出身不高,听说外祖父当年也是个读书的寒族,后来才腾达了。因此一些规矩上却比谢府少的多。
年节的不知道,如今却是各院子里都配了小灶厨娘,想吃什么,各院子单做,一应份例总归到账上就是了。虽说拎清了,却也少了那份热闹,想来这一个人吃饭,总有点难以下咽。
况,谢桥见那几个管灶上的婆子,并不像什么忠厚老实的角色,未免有些刁滑的性情,首一见,谢桥每人赏给了两吊钱,一个个才眯着眼,没口的说那拜年话。一开始,虽也不至于怠慢与她,但瞧着却淡淡的。
谢桥觉得舅妈在管家上面,真有些松散,既然是派到她这里的下人,想来该算有规矩的,就谢桥看来,却也不十分妥当,更别提寻常的了。不过左右这些事与她无涉,她也不过客情的住在这里一阵子罢了,不好插手管这边何府的下人,没得被人嚼了舌根子去,却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暗暗和巧兰何妈妈叮嘱了,在这里莫要搀和何府的事情,只装聋作哑,带个耳朵便了,尤其何妈妈,自进了何府,就不断的嘀咕,以前大姑娘二姑娘在时,是个什么光景,如今却怎样怎样的,多有不忿感叹之情,让人听去,若传到舅妈耳朵里,可不要生出事情来。
谢桥看的清楚,别看刘氏表面上敞亮,那心里的度量真真不是多大的。就拿自己来说,何妈妈曾经和她说过多次,自己的娘,何府的大姑奶奶与刘氏有雪中送炭的帮扶之恩,说她瞧着自己亲娘的面子上,对自己也不会冷落了去。
可惜亲热倒是亲热,骨子里却透着那么虚,一点也不实在。且自打进了何府,竟是一句她娘的话儿都没提过,可见是万分不愿意提及的。内中的缘故,略一想也就晓得了。虽说承了恩,却不愿意凸显出自己当初的无能罢了。
寻常的小门小户,如此计较还过得去,像何府如今这样的气势,舅妈这样的主母未免有些不合时宜了。
不过何府的两个表姐倒是真好的。性情和顺温良,举止大方得体,姐妹们不过略说了会子话,就相互亲热了起来。
二表姐何玉梅听说是姨娘出的,瞧舅妈的眼色倒也算真心疼惜,却不知是个什么缘故,刘氏瞧着不像个如此宽心有度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