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刚在码头停下,几十上百个客人便挤挤拥拥地上了大船,听着外面的热门喧哗,卢萦也懒得出门。
客人上满后,大船再次开动。
到了傍晚时,在舱中闷了半天的卢萦走了出来。
船板上,站着十几个少年少女,这些人叽叽喳喳地围在一堆笑闹着,卢萦拉了拉纱帽,目光无意中一转,却是看到了一个有点眼熟的面孔。
这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长得白白嫩嫩的很纯良可亲的样,少年的旁边,还站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
望着那个锦衣华服,身后跟着婢仆,衣着上镶着大颗的珍珠美玉的少年,卢萦记起来了。
这少年,可不正是她在汉阳时救过的那一个?那日这少年在巷里被人砍伤,还是卢萦出的医药费给他治的伤呢,当时她想这少年投靠自己,还故意留下了一个鱼桶,让他好借着还桶的名义来求见自己。
真没有想到,事隔经年,会在这地方遇到这少年?
少年显得很沉默,卢萦才向他打量了两眼,站在他身后的一个高大的黑皮汉,便警惕地向卢萦盯来。看了一眼少年身后的几个汉,卢萦发现他们都是一身戾气,而且,相当的警惕。
见到这情形,卢萦便没有与少年相识地打算了。
她转身朝船尾走去。
如此游荡了一个时辰后,卢萦又回到了舱中。
入夜了,圆圆的月亮照进了舱房,令得卢萦兴致大起,不由低头写起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