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文化共鸣?

杨灵越顿时不乐意了:“这叫什么话?说的我特么有多懒似的。”

李婧心里翻了白眼,小声逼逼道:“老板,对不起,我口无遮拦。”

杨灵越这才满意地说:“李婧也是话糙理不糙,让利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盈利,淘宝开店还得先弄个导流款产品呢,我特么又不是傻逼滥好人...”

三人自然连连附和。

徐洋倒是说了句:“老板,《火星救援》的故事之所以在海外能够引起数百万读者的关注,我想并不是韩总和媒体宣扬的那样文化输出成功,不妨说是文化共鸣,这个咱们自己心里得有数啊!”

杨灵越像是重新认识了徐洋一般,看了他几眼。

这话说的够委婉啊,什么叫“文化共鸣”?

可不嘛,就算杨灵越再是增加集体要素(团队及三国联合救援),也改变不了电影主体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叙事结构。

类似《流浪地球1》能引起海外的一些热度,剧情中主要发挥作用的,不还是父与子嘛,其他都是配菜。

至于《球2》中的“超过50岁的出列”他们就更不理解了,并不符合他们一直宣传的普世价值观。

之所以说杨灵越像是重新认识了徐洋这个东北汉子,是徐洋还有劝诫的意思。

“老板,你要戒骄戒躁,这不是你能考虑的事情!你可不能像韩毅那样飘~”

瞧瞧人家这话说的。

有能力又会说话,这样的人不重用,那杨灵越这几年白混了。

杨灵越很开心:“说的不错,徐洋你倒也提醒我了。

李婧,你记一下,花卷日后的编剧,还有扶持投资的一些导演,可以偏一偏懂得“文化共鸣”操作的。

徐洋,韩毅,这次回国之后,你俩各自整理一份关于各种题材能够引起“文化共鸣”的要素,交给李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