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华仔心中畅想过改编的版权费,但20方港元这个数字还是远超他的预想,以至于让他发出了一声惊呼。
章艺谋自然知道这个数字对于内地作家来说是一笔大数字,他接着说道:「另外你要是担任编剧,还有10万港元稿费。」
那就是30万港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是多少?
好像是22万左右!
于华被巨大的幸福感冲击的有些眩晕。
别管是参加工作,还是从事写作以来,他还从来没有赚过这么多的钱,细数他这些年赚的钱,恐怕连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还有——」章艺谋的话没停。
还有?
于华已经傻了,拍电影这么赚钱吗?怪不得巩俐能买这么大的别墅!
「还有电影上映之后,你和芦苇作为编剧也会有一些分红。」
于华好奇的问了一嘴,「分红能有多少?」
「这个可说不好,得看电影的收益。」章艺谋想了想举了个例子,「芦苇上部电影到目前为止拿了超过200万港元。」
200万港元!
于华倒吸了口凉气,这个数字已经完全超过了他的认知,于华想不明百写个剧本而已,怎么能赚到这么多钱。
章艺谋只好耐心的给他解释了林氏影业对于编剧的厚待,又说道:
「《霸王别姬》拿的可是戛纳金棕榈,光是在内地和香江的票房加在一起就有8200万港元。
而且在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受欢迎,海外发行权已经卖出了四十几个国家,带给林氏影业的收益超过了1亿港元。
过两个月要是能拿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个收入翻个倍也不是不可能。」
说完他又特意强调一句,「其实如果芦苇要是我们公司的编剧的话,他的分红还能再高0.5%。」
于华陷入了失语状态,他现在已经没有脑筋去算0.5%的分红是多少钱了。
于华忽然想到,章艺谋把《霸王别姬》吹的天花乱坠,他自己的《秋菊打官司》不是一样得了威尼斯金狮奖吗?
一个编剧都赚这么多钱,那导演得赚多少钱?
「那你——」
于华的问题还没问出口,章艺谋就打断了他,「咱们不谈这个,不谈这个!」
那模样像极了精打细算的地主老财,于华不禁哑然失笑。
接着他忍不住憧憬了一下,要是《活着》改编之后也能得个欧洲三大的金奖,那他岂不是也能赚上百万元?
他想起了今天白天时候李拓提到的庄重文文学奖,这么一对比,感觉10万元好像也算不得什么了。
于华心里突然生出了一股冲动,要不他也去林氏影业当个编剧得了!
随即,他立刻又冷静了下来。
写才是他的立身之本,只要继续写出像《活着》这样的好作品来,还怕没有改编赚大钱的机会吗?
想到这里,于华内心的创作欲望猛然炙热起来,他的创作热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高涨过!
小六部口胡同,于华被章艺谋拐跑了,李拓、陈健功和祝伟囱窗看过了手稿,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他们听林朝阳讲的时候,只觉得整个故事险象环生、跌岩起伏,但当故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眼前时,感受比听故事时更加丰厚了。
按照林朝阳的规划,这部还有不到两方字就要结束了,情节已经完成大半,阅读下来让人有种酣畅淋漓之感。
最后的情节停在了猎人安布伦失去了他的最后一只猎犬托罗坎,独自面对大兴安岭的冰天雪地和未知的危险。
尽管已经提前知道了故事的解决,但几人心中还是不由得为之紧张担忧、牵肠挂肚。
「朝阳,就差这么点内容,你倒是赶紧写啊!」
看完了全部的手稿,李拓开始催更。
「大过年的,生产队的驴都得歇一歇。」
林朝阳话糙理不糙,堵住了几人的嘴。
「那你计划多长时间写完?」
「快了吧,等出了十五就写,有半个月怎么着也能写完了。」
听着林朝阳的话,李拓有些不满,才两万字就要半个月。
「朝阳,你现在可没有以前快了!」
人到中年,对某些字眼很敏感。
林朝阳挖苦道:「我这地长庄稼慢是慢了点,但也比那些绝收了的地强!」
陈健功和祝伟随声附和道:「就是、就是,你还有脸嫌弃人家慢,朝阳再慢也比你快啊!」
李拓被几人挤兑的脸色难堪,这几人真是打人专打脸。
不过林朝阳也不太好受,他咂么着陈健功和祝伟的话,越咂么越不对味。
说说笑笑之间夜已深,大家谈性不减,
李拓又问起林朝阳这部有没有发表的打算,林朝阳玩笑着问道:「怎么?不在其位了,你还要谋其政?」
89年作家浩再接替林津岚担任《燕京文学》主编,浩再是农民出身的作家,
对农村题材和农村作家有很深的感情。
他主政《燕京文学》这两年,大量关注并集中推出了一系列农村题材的作品,作者多是农村基层作家。
这些作家非常熟悉当下的农村生活,但从事文学创作,光有现实生活的积累显然是不够的,这些作品在艺术和思想深度上都有较为明显的欠缺。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前年下半年,《燕京文学》以头条位置发表了燕京平谷区农村作家陈少谦的小25篇。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作品按照《燕京文学》的选稿要求,属于勉强达标,却被浩再这样大张旗鼓的推出,除了让人意外,更引起了文学界的非议。
也正是因为这次事件,让李拓对浩再的不满达到了极限,选择了离开《燕京文学》。
「《燕京文学》现在可不行了,别说体量合不合适,影响力也差了一大截。」
李拓走后,一些作家因为不满浩再在《燕京文学》的风格,联合起来拒绝为《燕京文学》供稿,使得《燕京文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
《燕京文学》本来就属于二线文学杂志,现在影响力更是大不如前,李拓就算是对《燕京文学》再有感情,也不可能着林朝阳跑到那里去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