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赦免

拥有两百多年丰富历史的安德鲁执政官,对于印度的洞察和理解,使得他能够用印度人的视角去审视问题,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有效的殖民策略。

说人话,那就是大部分的印度人喜好躺平了,默默接受外来入侵者的殖民。唯一的要求,就是尊重他们的传统,尤其是种族制度。

以地域性而言,印度这个民族大熔炉的性格特征极为复杂多样。自大傲慢与自卑并存、理想主义与现实脱节、缺乏时间观念和责任感、抱团内斗、爱吹牛以及缺乏进取心等特点在印度民族性格中屡见不鲜。

上述民族劣根性的形成因素众多,既有热带气候的影响,也有包括地理环境等因素。但很大程度上,其重要根源在于印度数干年以来无数次遭遇入侵和被殖民的悲惨历史。

在穿越者的记忆中,印度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民族的入侵。这些入侵事件对印度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雅利安人的入侵带来了种姓制度,将印度社会划分为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在印度延续了数干年之久。

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入侵则进一步加剧了印度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分裂。孔雀王朝虽然一度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并在阿育王时期达到鼎盛,但随后逐渐衰落,最终在公元前187年灭亡。

孔雀王朝灭亡后,印度次大陆再次陷入混乱,先后被大夏希腊人、塞种人、安息人和大月氏人等外族入侵。

这些入侵者在不同时间段内统治了印度西北部,导致印度本土居民不断成为奴隶和俘虏。

等到18世纪,欧洲大陆上的列强们,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纷纷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印度次大陆。

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因其丰富的资源、肥沃的土地和庞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了欧洲列强竞相争夺的焦点。他们派遣远征队,建立贸易据点,逐渐在印度次大陆上扎下了根。

在这场激烈的殖民竞争中,各国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他们利用外交手段、军事威胁和经济制裁等各种方式,试图在印度次大陆上占据更大的份额。然而,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英国逐渐崭露头角,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逐渐占据了上风。

英国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战争和外交手段,成功地赶走了其他竞争者,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等。他们不仅巩固了自己在印度次大陆的地位,还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武力镇压,将那些不服管教的土邦王公一一制服。

到了19世纪中期,英国终于独霸了整个印度次大陆,将其纳入了自己的殖民体系之中。从此,印度成为了维多利亚女王“王冠上最璀璨的那一颗宝石”。

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印度的经济、文化和政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英国殖民者利用印度的资源和劳动力,发展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并将印度市场作为自己的商品倾销地。

这些入侵事件不仅改变了印度的政治格局,还深刻影响了印度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种姓制度的建立和维护使得印度社会长期处于严格的等级制度之下,这种制度直到现代仍然有所遗留。

……

视野重新聚焦于巴黎,此刻,法兰西共和国的独裁者,正静静地坐在他的书桌旁,手中紧握着一份来自驻俄大使科兰古侯爵的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