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将军,是属下鲁莽了。”
“无妨,总有收拾他的时候,现在正是战事吃紧之际,不是撕破脸的时候。
高都督本来就是国丈不放心我,而放在这边的眼线。若是高都督走了,还是会来其他人。
至少现在这个高都督,我们更有把握不是吗?”帖木儿一脸自信地说道。
“是将军,是属下眼光太过浅显了。”
“无妨,你也是为我们大军考虑,我心甚慰,好好监视着他吧。”帖木儿吩咐道。
如此高国力还是逃不过帖木儿的监视,其实从崔健企图说服帖木儿的时候,就已经能注定了这样的结果了。
高句丽王都崔健这几日过得很不太平,因为并没有抓到刺客,导致他的精神头极差。
每日晚间入寝,总是安排比平日多一倍的侍卫在门外看守,就这夜间有个风吹草动,他也是立刻就惊醒了。
有一次夜间他刚刚入睡,一只猫从游廊上跳下来,打翻了墙角的花盆,把他吓得半夜睡不着觉。
所以抓紧时间把当日的刺客抓到,已经成了最刻不容缓的要事。
“上次的刺客,可有什么眉目了?”崔健不耐烦地问道。
“禀大人,已经盘问了都城内,好几条重要的街道,可就是没有找到丝毫的线索。”侍卫小心翼翼地说道。。
“一群饭桶,当日发生行刺事件以后,城门就开始严查嫌疑人,他们根本就逃不出去,那些人肯定还在王都之中。”崔健愤怒地说道。
“禀大人,属下也知道您说得是事实,可是因为当日并没有看到刺客的面容,所以无法做出判断,到底刺客是谁?”侍卫无奈地回道。
“当日府中可有什么不该来的人?”崔健问道。
“禀大人,属下已经反复审查当日值守的门房好几次,他们都说并未有什么不该出现或者生面孔来府中。
且属下对门房用了刑具,但是不管怎么审问,都没有问到有价值的东西。”侍卫回道。
“当日的箭矢和信纸呢?可有暗中探查?”崔健想起箭矢的形制不同,或许可以查出来一些东西,赶紧问道。
“大人,您说得这些,属下第一时间,就私下拿着箭矢和信纸的一角,到王都城中的御守厅去问过。”
“那结果如何?”
“大人,他们说这箭矢是我们高句丽王军军中最常用的一种,信纸也是我们高句丽特产的纸张,而且这种纸张是平民常用的那种。
大户人家通常不用这种纸张,都是用从大明那里进货过来的宣纸。”
“你的意思是说这些东西都是我们高句丽常用之物,所以你怀疑刺客是我们高句丽自己人干得?”崔健沉思过后,抬头问道。
()